题:粮食产能稳定提升乡村振兴开局良好——“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农业农村新面貌
6月27日,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十年来农业农村新面貌。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乡村振兴开局良好,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央宣传部27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十年来农业农村新面貌。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介绍说,过去十年,我国把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主要立足国内端牢端稳了中国人的饭碗。以高标准农田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落实到省、到县、到地块,累计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启动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培育推广了一批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突破性新品种,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十年来,我国构建辅之以利、辅之以义的保障机制,让农民务农种粮和地方政府重农抓粮都有积极性。一方面,通过价格支持稳预期、收入补贴保成本、保险扩面降风险等,让农民种粮能获利、多得利。另一方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制定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规定配套考核办法,压实地方党委政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还将年度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各省份,推动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义务共担、责任共扛。
他说,我国还加快推进粮食生产服务社会化和生产机械化,将先进适用品种技术装备和组织形式导入小农户,培育95万多个农业社会化组织,服务面积近17亿亩次,服务带动小农户超过7800万户。推进生产机械化,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5%。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产能稳定提升,目前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邓小刚说,品种更加丰富多样,棉油糖胶稳定发展,肉蛋奶、水产品、果菜茶供给充裕。品质持续优化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越来越多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百姓餐桌。
当前夏粮小麦丰收增产已成定局。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说,今年农业农村工作任务的重点之一就是扩种大豆油料。从目前情况看,油菜籽产量明显增加,初步预计今年油菜面积超过1亿亩;通过推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年大豆面积将明显增加。“总的看,实现扩大豆、扩油料这两个目标是非常有信心的。”他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打赢了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国家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洪天云说,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核心要义就是“七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形成脱贫攻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坚持调动广大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坚持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营造全社会扶危济困的浓厚氛围。坚持求真务实、较真碰硬,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这些重要经验和认识,是我国脱贫攻坚的理论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党中央最关心的一件大事。”他说,去年以来,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我们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洪天云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强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帮扶到位、消除风险。二是强化稳岗就业,确保今年全国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三是强化产业帮扶,重点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同时,多措并举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四是强化项目实施和资金支出。五是强化社会帮扶和驻村帮扶。督促指导驻村和工作队做实做细驻村帮扶工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五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聚焦重点、聚集资源、聚合力量,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取得了积极进展。
邓小刚说,当前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快转型升级,休闲旅游、电商直播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打造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公共设施提档升级,农村供水供电、交通道路、宽带网络和学校医院等设施加快建设,农村民生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他说,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也逐步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移风易俗持续推进,乡村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因地制宜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要以基础设施现代化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洪天云说,未来将充分考虑区域资源禀赋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分区分类施策,坚持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振兴,同时广泛发动农民群众参与,形成农村基层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农民群众参与的良好整治氛围。还要协同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等重点工作,统筹规划建设,促进协调发展,并树立一批示范典型,带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提升。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年2月28日,新疆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2023年11月21日,江苏省如皋市龙游河生态公园,色彩斑斓的树木与一河碧水相应成趣。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米乐平台 m6官方平台米乐平台 m6官方平台m6米乐平台 米乐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