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 (中国大陆) - 官方网站

小麦 - 中国种业信息网·米乐 - M6 | 中国官方网站

13564950887

新闻发布 分类
小麦 - 中国种业信息网发布日期:2024-02-28 浏览次数:

  小麦 - 中国种业信息网小麦 - 中国种业信息网 津农种[2002]196 关于发布第十六次农作物品种审定结果的通知 各区县农业,林,局~有关科研、教育、农垦部门: 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2年12月23日召开第十六次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核丰1号小麦等54个品种~准予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种植。现予以公布。 附件: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目录 二00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农业 农作物 品种 审定 通知 抄送:各区县种子管理站、种子公司~市县原,良,种场 天津市农业局 2002年12月27日 1 ...

  小麦 - 中国种业信息网 津农种[2002]196 关于发布第十六次农作物品种审定结果的通知 各区县农业,林,局~有关科研、教育、农垦部门: 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2年12月23日召开第十六次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核丰1号小麦等54个品种~准予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种植。现予以公布。 附件: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目录 二00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农业 农作物 品种 审定 通知 抄送:各区县种子管理站、种子公司~市县原,良,种场 天津市农业局 2002年12月27日 1 附件 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 审定品种目录 ,2002年12月23日第十六次品种审定会议通过, 作物 品种名称 曾有名 审定编号 报审单位 ct493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津审麦2002001 核丰1号 小麦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津审麦2002002 保丰104 津优9702 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津审稻2002001 津粳杂四号 94-17 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津审稻2002002 津星4号 99-937 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津审稻2002003 津稻937 水稻 天津市宁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津审稻2002004 津宁901 99-560H 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津审稻2002005 花育560 中作01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津审豆2002001 中黄22号 中作962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津审豆2002002 中黄23号 大豆 8904-3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津审豆2002003 科丰37号 9110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津审豆2002004 科丰15号 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津审玉2002001 正大9号 承Y1 中种长城种业集团公司 津审玉2002002 长城701 东223 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 津审玉2002003 东单15号 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 津审玉2002004 东225 屯试24 屯留种业、天津市种子公司 津审玉2002005 屯玉24号 高玉1号 丰乐三高种子有限责任公司 津审玉2002006 高优1号 莱州市金海作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津审玉2002007 金海6号 玉米 莱州市金海作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津审玉2002008 金海601 涿单九号 河北省涿州市义民玉米研究所 津审玉2002009 涿单18号 55-6 辽宁海禾种业有限公司 津审玉2002010 海禾14号 京早15 北京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津审玉2002011 京科15号 强盛1号 山西农科院种苗公司 津审玉2002012 强盛17号 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津审玉2002013 津玉60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津审玉2002014 中糯303 作物 品种名称 曾有名 审定编号 报审单位 2 莱州市金海作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津审玉2002015 金白糯1号 莱州市金来种业有限公司 津审玉2002016 金来白糯1号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津审玉2002017 京科糯12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津审玉2002018 京科糯123 天津市景坡园艺科技有限公司 津审玉2002019 景白糯二号 天津市景坡园艺科技有限公司 津审玉2002020 景黄糯二号 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津审玉2002021 津鲜甜103 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津审玉2002022 津鲜甜104 天津市蔬菜研究所 津审瓜2002001 津花三号 天津市蔬菜研究所 津审瓜2002002 津花四号 天津市绿源种业有限公司 津审瓜2002003 祥研一号 绿抗一号 山西北方种业有限天津分公司 津审瓜2002004 爱耶比欣 山西北方种业有限天津分公司 津审瓜2002005 爱耶一号 天津市高丰农业科技研究所 津审瓜2002006 华育二号 天津市种子公司 津审瓜2002007 抗裂优欣 天津市静海县民生种子开发中心 津审瓜2002008 津农极爽 天津市蔬菜研究所 津审瓜2002009 少籽黑豹 天津市蔬菜研究所 津审瓜2002010 津抗黑顶峰 天津市静海县蔬菜种苗开发中心 津审瓜2002011 黑抗王 金黑霸 西瓜 天津市惠农种业有限公司 津审瓜2002012 抗重茬惠农三号 天津市惠农种业有限公司 津审瓜2002013 抗重茬惠农七号 天津市惠农种业有限公司 津审瓜2002014 丰收一号 天津市种子公司 津审瓜2002015 津黑霸 天津市种子公司 津审瓜2002016 抗病黑星 山西北方种业有限天津分公司 津审瓜2002017 爱耶8号 天津市津南区种子公司 津审瓜2002018 黑优1号 天津市蔬菜研究所 津审瓜2002019 津密三号 天津市蔬菜研究所 津审瓜2002020 津密四号 天津市洋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津审薯2002001 大西洋,Atiantic, 马铃薯 小 麦 核丰一号(原名CT493) 审定编号:津审麦2002001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以太谷核不育小麦轮 回选择群体中分离出的优良不育株为母本~用多父本聚合杂交~后代分离 3 出的可育株经系圃选育于1997年育成~杂交组合为:太不/冀麦88-4319//BE4/3/(太不/Crim津农4358)。 报审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冬性~抗寒性强~叶片短宽~拔节后叶片上冲~株高80cm左右~株型紧凑~分蘖力强~成穗率高~长芒~白壳~白粒~每亩40~45万穗~最高可达50万穗~千粒重40~45克~每穗23~28粒~抗病性较好~冬前长势繁茂~耐晚播~最迟可到10月15日播种~后期落黄好。抽穗期、成熟期与京冬8相同~全生育期250天。抗寒性鉴定结果:越冬死株率7.03%~死茎率14.5%~抗寒性为一级。经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鉴定:中抗至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高感叶锈病。经沧州市农科院盐池鉴定~耐盐一级。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粗蛋白,干基,14.82,~湿面筋,,.,,~干面筋9.4%~沉降值15.7mL~吸水率58.20%~属于普通小麦。 产量表现:天津市一九九九~二000年度冬小麦高肥水组区域试验~三个试点平均亩产393.27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378.03公斤/亩,增产4.0%~增产不显著~居11个参试品种第2位。天津市二000~二00一年度冬小麦高肥水组区域试验~四个试点平均亩产396.0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375.62公斤/亩,增产5.4%~增产不显著~居12个参试品种第2位。天津市二00一~二00二年度冬小麦高肥水组生产试验~三个试点平均亩产417.0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382.0公斤/亩,增产9.16%~居4个参试品种第1位。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抗倒伏能力较强~属中、矮秆多穗类型。播前应重施底肥~每亩施粗肥3方~尿素10公斤~磷酸二铵25~30公斤~基本苗在1,~20万为宜~起身拔节期追施尿素15~20公斤。有条件的地区~在开花期后可进行叶面喷肥~提高千粒重和籽粒品质。及时防治蚜虫~适时机收。 适宜种植地区: 天津市中上水肥地区做冬小麦种植。 保丰104 审定编号:津审麦2002002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从1985年开始~以C39 4 为母本、丰抗8号和农大015为父本杂交后~通过系统选育于1996年育成。 报审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冬性~长芒、白壳、红粒、硬质、穗纺锤型~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分蘖成穗率较高~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伏~株高约68~76 cm~每穗约25~33粒~千粒重36~44克。抽穗和成熟期比京冬8号晚2~3天~全生育期为252天。抗寒性鉴定结果:越冬死株率为3.1%~死茎率为15.3%~在参试的12个品种中抗寒性居第2位。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性鉴定结果:高抗白粉病~中抗叶锈病~对条锈病表现慢病性。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结果:容重806 g/L~粗蛋白,干基,13.51%~湿面筋24.4%~沉降值25.0 mL~吸水率58.08%~稳定时间2.2 min。属于普通小麦。 产量表现:天津市1999~2000年度冬小麦高肥水组区域试验~3个试点平均亩产411.97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378.03公斤/亩,增产9.0%~增产显著~居11个参试品种第1位。天津市2000~2001年度冬小麦高肥水组区域试验~4个试点平均亩产406.58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375.62公斤/亩,增产8.2%~增产显著~居12个参试品种第1位。天津市2001~2002年度冬小麦高肥水组生产试验~3个试点平均亩产405.20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382.0公斤/亩,增产6.07%~居4个参试品种第2位。 栽培技术要点: 1(播种时要重施底肥~特别是有机肥~一般根据地力情况每亩施农家肥1~2.5方~磷酸二铵25~30公斤~尿素10公斤和钾肥10公斤,或在施农家肥的基础上施复合肥45公斤。 2(最适播期为9月25日~10月5日~根据每亩20万基本苗和每亩40万成穗数确定适宜的播量。 3(冬前浇足冻水,春天浇返青水时每亩施尿素12.5公斤。 4(后期及时浇好抽穗,扬花,和灌浆水~保证顺利灌浆~充分发挥该品种粒大、粒饱的优势。 适宜种植地区: 天津市中上水肥地区做冬小麦种植。 水 稻 5 津粳杂四号(原代号津优9702) 审定编号:津审稻2002001 品种来源: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以502A为不育系~以津稻502为保持系~以C272系统选育的变异系R411为恢复系三系配套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粳型杂交稻~中晚熟品种。株高115厘米左右~主茎18—19片叶~株型紧凑~叶片宽厚舒展~叶色浓绿~茎秆粗壮~穗长20厘米~穗粒数190粒左右~结实率85%~千粒重26克~无芒或稀顶芒。全生育期175天左右。天津市植保所鉴定对苗瘟、叶瘟、穗颈瘟表现抗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整精米率75.9%、直链淀粉16.3%~垩白米率9%、垩白度1.3%~米质优。 产量表现:2000年春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4.4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20.4 %~居12个品种第1位。2001年春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84.5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19.4%~居11个品种第1位。2002年春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6.2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10.5%~居6个品种第2位。 栽培技术要点: 1、种子处理:用菌虫清或浸种灵严格做好种子浸泡~防治干尖线、稀播育壮秧~少本稀植, 3、施肥要求底肥足~追肥平稳促进~确保有效穗18万以上~适当补施粒肥, 4、注意田间对条纹叶枯病、稻曲病、纹枯病二化螟的防治。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天津市做春稻栽培。 津星四号(原代号94-17) 审定编号:津审稻2002002 品种来源: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于1986年以津341-2×中花8号进行杂交~后代连续选择而成。 报审单位: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粳型中晚熟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70天左右~属半 6 散穗、大穗型品种~穗长17厘米~穗粒数160粒左右~千粒重26-27克~分蘖力中上~成穗率80%以上~株高110厘米~茎秆粗壮、抗倒~株型紧凑~叶片宽厚与茎秆夹角小~剑叶上举~稻瘟病中抗~纹枯病、稻曲病田间发病轻。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该品种出糙率80.69%~整精米率70.65%~垩白米率16%~垩白度2.4%~直链淀粉16.41%~胶稠度90mm~粒型,长/宽,1.7~不完善粒、异品种粒、黄粒米~杂质均为0~水分11.57%~气味、色泽正常。米质优~适口性好。 产量表现:1999年参加天津市春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6.3公斤~比对照中作93,531.2公斤/亩,增产2.8 %~居11个参试品种第5位。2000年续试~平均亩产555.5公斤~比对照中作93,502.2公斤/亩,增产10.6%~居12个参试品种第3位。2001年参加天津市春稻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628.9公斤~比对照中作93,578.2公斤/亩,增产8.8%~居4个参试品种第1位。 栽培技术要点: 1、宜在4月上、中旬播种~5月中、下旬插秧~尤以旱育小苗最佳, 2、施用农家肥或水稻专用肥做底肥~重施底肥和蘖肥~稳施、早施穗肥, 3、插秧密度每穴3-4苗~每亩基本苗5-6万最高茎数28-30万~成穗20-22万, 4、注意田间杂草及病虫害防治。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天津市做春稻栽培。 津稻937(原代号99-937) 审定编号:津审稻2002003 品种来源: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1999年以冀粳14为母本~中作32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选而成。 报审单位: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粳型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175天左右~株高120cm~株型较紧凑~植株生长旺盛~叶色浓绿~叶片挺立上举~半紧穗型~穗长18cm~每穗粒数130-140粒~结实率90%~千粒重25克~谷粒黄色~阔卵型~长宽比1.89~颖尖秆黄色~无芒。分蘖力、成穗率中等~经天津市植 7 保所鉴定中抗苗瘟、穗颈瘟~抗叶瘟病~耐肥力中等。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试分析结果:出糙率85.18%~整精米率67.81%~垩白米率14%~垩白度0.7%~直链淀粉含量17.16%~胶稠度98mm~粒型长宽比1.7~品质优良。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天津市春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9.2公斤~比对照品种中作93,531.2公斤/亩,增产8.07 %~居11个参试品种第3位。2002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05.0公斤~比对照品种中作93,541.1公斤/亩,增产11.8%~居12个参试品种第2位。2002年参加天津市春稻生产试验~四个点年平均亩产552.4公斤~比对照中作93(512.2公斤/亩)增产40.2公斤~增幅为7.8%~居6个品种的第3位。 栽培技术要点:在天津地区4月上中旬播种~5月15-25日插秧~栽培密度9×5寸~每穴3-4苗~前期要施足底肥~促进早返青~早分蘖~中期要平稳促进~灌水要间歇灌溉,中后期生长过旺要落干烤田~孕穗肥在7月中旬施用~施肥过晚引起贪青晚熟~本田氮肥控制在每亩纯氮10公斤~后期灌水要干湿结合~提高根的活力~做到活株成熟~抽穗始期与齐穗期分别各喷一次三环唑防治穗颈稻瘟病。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天津市做春稻栽培。 津宁901 审定编号:津审稻2002004 品种来源:天津市宁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红旗21与IR进行杂交~后代连续系选而成。 报审单位:天津市宁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主要特征特性:粳稻~中晚熟品种~全生育期160—170天~株高95—110厘米~株型较紧凑~茎秆粗壮、较抗倒~叶片较窄~稍内卷~直立~坚挺~不下披~透光好~光合效率高,分蘖势强~成穗率高~耐盐碱~抗旱~经天津市植保所鉴定中抗稻瘟病。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整精米率73.87%~垩白粒率8%~直链淀粉17.06%~米质优良。 产量表现:1998年参加天津市春稻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5.9公斤~比对照津稻1187,548.1公斤/亩,增产14.2 %~居12个参试品种第2位。1999年续试~平均亩产563.2公斤~比对照津稻1187,500.9公斤/ 8 亩,增产12.4%~比对照中作93增产6.0%~居11个参试品种第3位。2000年参加天津市春稻生产试验, 平均亩产605.2公斤~比对照中作93,544.2公斤/亩,增产11.2%~居10个参试品种第3位。 栽培技术要点: 1、适宜拱棚育秧或湿润育秧~播期4月初至4月中旬, 2、盘育秧秧龄30—40天~叶龄3.5—4叶~苗高13—15厘米, 3、盘育秧插秧期为5月10日—5月25日~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 4、施肥前期平稳促进~中期注意促蘖~尤其注意穗肥的施用~提高成穗率~增加穗粒数,结合使用磷、钾肥。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天津市做春稻栽培。 花育560 审定编号:津审稻2002005 品种来源: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1998年在海南以C602为母本~以中作17为父本配组系选而成。 报审单位: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属粳型中熟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46天左右~主茎叶片16叶~株型较紧凑~剑叶挺直长40cm左右,平均株高102cm~平均穗长21cm~平均每穗110粒~结实率97%左右~千粒重28克左右~粒型椭圆~无芒~稃尖杆黄色。茎杆较矮~耐肥抗倒~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经天津市植保所鉴定中抗稻瘟病~耐盐碱~米质优~糙米率85.1%,精米率78.2%,整精米率73.0%,垩白粒率6%,垩白度1.1%,直链淀粉含量16.2%,蛋白质含量9.1%,米饭软滑~口感好。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天津市麦茬稻区试~三点平均亩产622.2公斤~比对照津稻490,585.3公斤/亩,增产6.3%~居5个参试品种第3位,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611.2公斤~比对照津稻490,567.0公斤/亩,增产44.2公斤~增幅为7.8%~居6个参试品种第2位。米乐平台 m6官方平台2002年参加天津市麦茬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6.1公斤,比对照津稻490,513.2公斤/亩,增产52.9公斤~增幅为10.3%~居4个参试品种第1位。 栽培技术要点: 9 1(稀播量:稀播育壮秧~每亩秧田播种量40公斤为宜。 2(短秧龄:秧龄以30天左右为宜~5月中旬播种~6月中旬插秧。 3(化控苗:在秧苗1叶期每亩用150-200克的多效唑~加水100斤~落干均匀喷洒。可使秧龄延长到40-45天。 4(密插秧:行距6寸~株距5寸~每穴4-6苗。 5(早追肥:以全层施肥为主~60-70%氮肥~50%钾肥和全部磷肥在耙地前施~然后耙地。在全层施肥的基础上~追肥也要提前~全部追肥应在插秧后1月内全部追完。 6(防病虫:对病虫害主要是稻瘟病~应以预防为主~对二化螟、纵卷叶螟、稻飞虱等虫害要坚持治早、治小的方针。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天津市做麦茬稻栽培。 大 豆 中黄22号(原代号中作011) 审定编号:津审豆2002001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于1991年以中品661为母本~91-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为100天左右~株高70-80厘米~ 有效分枝为1-2个~亚有限结荚习性、紫花、灰毛、椭圆型叶~成熟荚色白色~籽粒为圆形~浅脐~百粒重22克左右。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粗蛋白含量为48.39%~系高蛋白品种。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天津市夏大豆区域试验~三点平均亩产201.98公斤~较对照科丰6号,189.98公斤/亩,增产6.32%~居7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2年参加天津市夏大豆区域试验~四点平均亩产163.33公斤~较对照科丰6号,164.00公斤/亩,减产0.41%~居8个参试品种第6位。2002年参加天津市夏大豆生产试验~四点平均亩产147.09公斤~较对照科丰6号,132.93公斤/亩,增产10.65%~居3个参试品种第1位。 栽培技术要点: 1.本品种亩保苗宜在1.2-1.6万株, 2.可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配合施用微量元素, 10 3.干旱时宜灌水~特别是前期和鼓粒期应及时灌溉, 4.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在天津市做夏播大豆种植。 中黄23号(原代号中作962) 审定编号:津审豆2002002 品种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于1991年以杂抗F6为母本~鲁豆4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1993年收到F2代种子~同年拿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所进行辐射~1994年进行播种系选而成。 报审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全生育期为90天~比科丰6号早熟8天~属早熟半矮杆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60-70厘米~有效分枝2-3个~白花~成熟荚色褐色~籽粒为圆形~浅脐~百粒重20克左右。竟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粗蛋白含量为43.07%~粗脂肪含量为20.18%。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天津市夏大豆区域试验~三点平均亩产185.98公斤~较对照科丰6号,189.98公斤/亩,减产2.11%~居7个参试品种第6位。2002年参加天津市夏大豆区域试验~四点平均亩产170.33公斤~较对照科丰6号,164.00公斤/亩,增产3.86%~居8个参试品种第2位。2001年参加天津市夏大豆生产试验~三点平均亩产166.2公斤~较对照科丰6号,151.2公斤/亩,减产9.92%~居5个参试品种第3位。 栽培技术要点: 1.本品种亩保苗宜在1.3-1.7万株,肥地宜稀~瘦地宜密, 2.可多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配合施用微量元素, 3.干旱时宜灌水~特别是前期和鼓粒期应及时灌溉, 4.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在天津市做夏播大豆种植。 科丰37号(原代号8904-3) 审定编号:津审豆2002003 品种来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于1989年以8033为母本~密荚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获8粒杂交种。其后代按系谱混合选择法选育而成。 11 报审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生育期97-101天。株高70-80cm~有效分枝2-4个~主茎节数14-15节~底荚高度 14-19cm~属于有,亚,限结荚习性。园叶、白花、灰毛、褐色荚~籽粒椭圆~黄脐~有微光。单株粒数70-100粒~单株粒重11-19克~百粒重17-18克。短果枝~株型紧凑~抗倒、抗病、抗裂荚。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粗蛋白含量42.42,~粗脂肪含量18.92,。 产量表现:1998年参加天津市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5.1公斤~比对照科丰6号增产7.1%~居第1位。2000年参加天津市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5.5公斤~比对照科丰6号增产2.8%~居第1位。1999年参加天津市夏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52.8公斤~比对照科丰6号增产22.7,~居第3位。2002年在天津市蓟县、武清、宁河做夏大豆小面积示范~平均亩产170公斤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夏播为6月15至20日~麦收后适墒早播。亩种植密度:1.5,1.8万株。田间管理:1.适时间苗、定苗~3叶期定苗~防止一穴多苗现象。2.合理施肥及时浇水~尤其鼓粒期不能缺水~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出现干裂~在鼓粒期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以增加粒重。3.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在天津市做夏播大豆种植。 科丰15号(原代号9110) 审定编号:津审豆2002004 品种来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于1991年以8511做母本和吉林20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系选而成。 报审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株高70-80厘米~有限结荚习性~夏播生育期约96-98天。叶形圆而大~叶色浓绿~白花灰毛。有效分枝4个~主茎节数13个~荚粒数平均2.8粒~单株有效荚数31个。荚色浅褐~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脐白色~百粒重25克。该品种综合性状好~成熟期比对照科丰6号早熟。经农业部指定品质分析测定中心检测:粗蛋白含量42.41%~粗脂肪含量20.84%。 12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天津市夏大豆区域试验~三点平均亩产200.31公斤~较对照科丰6号,189.98公斤/亩,增产5.44%~居7个参试品种第2位。2002年参加天津市夏大豆区域试验~四点平均亩产169.67公斤~较对照科丰6号,164.00公斤/亩,增产3.46%~居8个参试品种第3位。2002年参加天津市夏大豆生产试验~四点平均亩产143.57公斤~较对照科丰6号,132.93公斤/亩,~增产8%~居3个参试品种第2位。 栽培技术要点: 1 .适时早播~夏播不超过6月25日。 2.种植密度1.3万株/亩。 3.适时间苗、定苗~3叶期定苗~防止一穴多苗现象。 4.合理施肥及时浇水~尤其鼓粒期不能缺水~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出现干裂~在鼓粒期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以增加粒重。 5.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在天津市做夏播大豆种植。 玉 米 正大9号(原代号CT009)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2001 品种来源: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997年用CTL20×CTL17组配的玉米杂交种。 报审单位: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117~120天~茎秆粗壮~上部叶片略上冲。株高290cm~穗位高120厘米~果穗长筒形~穗长22厘米~穗粗5.6厘米~穗行数16~20行~行粒数48粒~籽粒黄色中间偏硬粒型~穗轴红色~千粒重330克左右~出籽率85%。果穗大小整齐~群体内外匀称一致~有利于均衡增产。抗倒伏~耐脊薄、较耐旱~适应性较广。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籽粒容重达759g/L~粗蛋白含量9.50%~粗脂肪5.75%~淀粉70.47%~赖氨酸0.31%。天津市植保所抗病性鉴定:抗矮花叶病 ~中抗大、小斑病和黑粉病。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平均亩产 13 376.5kg~较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3.7%~居25个参试品种第2位。2001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区试~3点平均亩产670.6公斤~较对照农大108,606.6公斤/亩,增产10.6%~居14个参试品种第2位。2002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区试~5点平均亩产696.8公斤~较对照农大108,575.9公斤/亩,增产21%~居22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2年参加天津市春播玉米生产试验。4点平均亩产650.4公斤~较对照农大108,591.9公斤/亩,增产9.9%~居5个参试品种第1位。 栽培技术要点:春播适期以地表层温度稳定能过10?以上为标准~密 /亩为宜。重施底肥~以农度视土壤肥力因地制宜~控制在3000~3200株 家肥为主~有条件的地区~每亩施农家肥1000~2000公斤或N.P.K三元复合肥25公斤/亩。苗肥4-5片可见叶时施入~亩施尿素10公斤~穗肥10~12片叶时施入~亩施尿素20公斤~视长势在抽雄吐丝期可补施粒肥~亩施尿素2.5~5公斤。防治玉米螟。 适宜种植地区:在天津市作春玉米品种推广利用。 长城701(原代号承Y1)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2002 品种来源:中种集团承德长城种子公司1998年用755×663组配的玉米杂交种。 报审单位:中种集团承德长城种子有限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115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65厘米~穗位105厘米~双穗率3.1%~保绿度60%。果穗筒形~马齿粒~粒色黄~红轴。穗长18.9厘米~穗粗4.8厘米~秃尖小~千粒重441g~出籽率86.7%。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粗蛋白11.16%~淀粉71.57%~粗脂肪4.5%~赖氨酸0.3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病虫害接种鉴定:高抗黑粉病、矮花叶病,抗小斑病、玉米螟,中抗弯孢菌叶斑病、大斑和茎腐病。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区试~3点平均亩产634.7公斤~较对照农大108,606.6公斤/亩,增产4.6%~居14个参试品种第6位。2002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区试~5点平均亩产595.5公斤~较对照农大108 14 ,575.9公斤/亩,增产3.4%~居22个参试品种第11位。2002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生产试验。4点平均亩产625.3公斤~较对照农大108,591.9公斤/亩,增产5.6%~居5个参试品种第3位。 栽培技术要点:种植密度:春播一般3300株/亩。 适宜种植地区:天津市春播地区种植。 东单15(原代号东223)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2003 品种来源:由辽宁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1996年用LD164×LD61组配的玉米杂交种。 报审单位:辽宁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天津地区春播120天。幼苗叶片深绿色~叶鞘紫色~生长势强,雄穗护颖绿色~花药为浅红色~花丝为绿色。株高290厘米~穗位120厘米,株型紧凑~叶片上冲~茎秆粗壮~根系发达~ ~18次生根多。果穗长筒形~穗长20厘米~穗粗5.2厘米~穗行数16行~穗粒数741粒~百粒数33.0克~单穗重212.5克;籽粒黄色,半马齿,穗轴白色,出籽率84.7%。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粗蛋白9.58%~淀粉73.44%~粗脂肪4.56%~赖氨酸0.23%。辽宁东亚种子科学院抗病鉴定:中抗青枯病~高抗丝黑穗病。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区试~3点平均亩产660.4公斤~较对照农大108,606.6公斤/亩,增产8.9%~居14个参试品种第4位。2002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区试~5点平均亩产646.5公斤~较对照农大108,575.9公斤/亩,增产12.3%~居22个参试品种第5位。2002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生产试验~4点平均亩产572.4公斤~较对照农大108,591.9公斤/亩,减产3.3%~居5个参试品种第5位。 栽培技术要点:?选地、播期与种子处理。适期播种~播前进行种子包衣处理~提高抗虫、抗病能力~适合肥力中等的平地种植~低洼地、坡地亦可种植。?种植密度与形式。清种条件下~种植密度3000株/亩为宜。?优化配方施肥。生育期间纯N用量15.0~18.0公斤/亩~PO用量8.0~10.0公斤/亩~KO用量8.0~10.0公斤/亩。 252 15 适宜种植地区:在天津市作春玉米品种推广利用。 东225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2004 品种来源: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1998年用C203×C106组配的玉米杂交种。 报审单位: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生育期120天。幼苗叶鞘紫色~成株半紧凑~株高285 -20行~千粒重340克~厘米~穗位121厘米。穗长21厘米~穗行数18 出籽率81.0%~果穗筒形~籽粒黄色~马齿型 ~穗轴红色~品质上中等。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容重697.0g/l~粗蛋白9.86%~淀粉74.21%~粗脂肪4.52%~赖氨酸0.32%。辽宁东亚种子科学院抗病鉴定:抗大、小斑病、中感青枯病~高抗丝黑穗病、抗玉米螟。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区试。3点平均亩产669.0公斤~ )增产10.3%~居14个参试品种第3位。2002较对照农大108(606.6公斤/亩 年参加天津市玉米区试~ 5点平均亩产629.8公斤~较对照农大108(575.9公斤/亩)增产9.4%~居22个参试品种第7位。2002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生产试验~4点平均亩产646.3公斤~较对照农大108(591.9公斤/亩)增产9.2%~居5个参试品种第2位。 栽培技术要点:?选地:选择平肥地种植~播期北方春播,月下旬~,月上旬。?清种、套种~亩保苗3000-3300株。?亩施底肥多元复合肥25公斤。生育期间追施尿素35-40公斤/亩。?及时防治地下害虫、粘虫、玉米螟虫等。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天津市作春玉米品种推广利用。 屯玉24(原代号屯试24)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2005 品种来源: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市种子公司合作于1996年用859—1×417—10—2组配的玉米杂交种。 报审单位: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市种子公司。 16 主要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3天左右~属中熟品种。株高240~250厘米~穗位100~110厘米~果穗圆柱形~穗长22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粗5.0~5.4厘米~行粒数40~44粒~籽粒硬粒、橙色~千粒重300克~品质优~出籽率81~83%。株型清秀~叶色浓绿~活杆成熟~根系发达~综合抗性好。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粗蛋白9.92%~粗脂 天津市植保所抗病性鉴定:抗大肪4.76%~淀粉71.68%~赖氨酸0.28%。 斑病~中抗小斑病~抗矮花叶病 ~中抗黑粉病。 产量表现:2001在天津市参加夏玉米区试~ 4点平均亩产531.6公斤~较对照唐抗五号(486.2公斤/亩)增产9.3%~达显著水平。2002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区试~5点平均亩产466.6公斤~较对照唐抗五号,370.5公斤/亩,增产26.0%,居25个参试品种第17位。2002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生产试验~4点平均亩产380.9公斤~较对照唐抗五号,351.0公斤/亩,增产8.5%,居10个参试品种第8位。 栽培技术要点:?要增施有机底肥~配施氮、磷、钾种化肥~保证其生长发育需要。?夏播亩留苗3500株为宜~密度过大~不利于发挥其大穗的优势。?生育后期注意防螟、防蚜。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天津市作夏玉米品种推广利用。 高优一号(原代号高玉一号)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2006 品种来源:丰乐三高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用优478×D5-1组配的玉米杂交种。2001年引入我市。 报审单位:丰乐三高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矮秆、高抗倒伏、中熟、紧凑型玉米单交种。株高205厘米,穗位80厘米~果穗筒形~结实性好~穗柄短,穗行数12~14行~白轴~籽粒半马齿~黄色~品质好, 千粒重290克~花丝粉红色~雄穗分枝5~7个~着生稀疏~花药红色,根系发达~茎秆坚韧~耐旱抗倒。 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粗蛋白9.7%~粗脂肪4.2%~淀粉73.37%~赖氨酸0.31%。天津市植保所抗病性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抗矮花叶病~中抗黑粉病~抗玉米螟。 17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区域试验~4点平均亩产531.2公斤~较对照唐抗五号,486.2公斤/亩,增产9.3%,居16个参试品种第5位。2002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区试~ 5点平均亩产564.0公斤~较对照唐抗五号,370.5公斤/亩,增产52.2%,居25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2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生产试验~4点平均亩产521.6公斤~较对照唐抗五号,351.0公斤/亩,增产48.6%,居10个参试品种第1位。 栽培技术要点:栽培技术同其他一般大田品种~种植密度4000株/亩。 适宜种植地区: 适宜天津地区中高肥水地块夏播种植。 金海6号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2007 品种来源:1996年莱州市金海作物研究所有限公司用改良3189×武314-8组配的玉米杂交种。 报审单位:莱州市金海作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 夏播生育期96天~较对照唐抗五号长3天~株型紧凑~株高230厘米~穗位高90厘米~穗长19.0厘米~穗粗5.3厘米~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39.3粒~穗粒数551.3粒~果穗均匀~籽粒半马齿型~黄色~千粒重295克~单穗重165.6克~出籽率81.8%~抗大、小斑病~抗旱性较强。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粗蛋白10.34%~粗脂肪3.75%~淀粉72.43%~赖氨酸0.33%~容重770g/l。天津市植保所抗病性鉴定:中抗大、小斑病~抗矮花叶病 ~中抗黑粉病。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平均亩产488.5公斤~较对照品种唐抗五号,382.2公斤/亩,增产27.8%~居59个参试品种第4位。2001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区域试验~ 4点平均亩产565.8公斤~较对照唐抗五号,486.2公斤/亩,增产16.4%~居16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2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8.7公斤,较对照唐抗五号(370.5公斤/亩)增产42.7%~居25个参试品种第6位。2002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生产试验~ 4点平均亩产504.8公斤~较对照唐抗五号,351公斤/亩,增产43.8%~居10个参试品种第2位。 18 栽培技术要点:由于该品种株型紧凑~合理密植是高产的关键~一般地块4500株/亩~高肥水地块可播4500-5000株/亩。应依据该品种的种植密度适当增加肥料投入~N、P、K配合使用。清种、间作、套种均可~肥水管理~以促为主~不用蹲苗。 适宜种植地区:在天津市作夏玉米品种推广利用。 金海601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2008 品种来源:1996年莱州市金海作物研究所有限公司用JH2631×武314-8组配的玉米杂交种。 报审单位:莱州市金海作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5天~较对照唐抗五号长2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33.3厘米~穗位高88.2厘米~穗长19.1厘米~穗行数1618~行~行粒数40粒~穗粒数584.5粒~果穗均匀~籽粒半硬粒型~黄色~百粒重27.9克~单穗重152.7克~出籽率77.5%~抗大、小斑病~抗旱性中等。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粗蛋白9.86%~粗脂肪4.20%~淀粉73.55%~赖氨酸0.34%~容重778g/l。天津市植保所抗病性鉴定:中抗大、小斑病~抗矮花叶病~抗黑粉病。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平均亩产577.5公斤~较对照品种唐抗五号,382.2公斤/亩,增产51.1%~居59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1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区域试验~ 4点平均亩产528.5公斤~较对照唐抗五号(486.2公斤/亩)增产8.7%~居16个参试品种第6位。2002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区试~5点平均亩产464.4公斤,较对照唐抗五号(370.5公斤/亩)增产25.3%,居25个参试品种第18位。2002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生产试验~4点平均亩产425.3公斤,较对照唐抗五号(351公斤/亩)增产21.2%,居10个参试品种第7位。 栽培技术要点: 由于该品种株型半紧凑~合理密植是高产的关键~应依据该品种的种植密度适当增加肥料投入~N、P、K配合使用~种植密度4000株/亩。清种、间作、套种均可~肥水管理~以促为主~不用蹲苗。 适宜种植地区:在天津市作夏玉米品种推广利用。 19 涿单18(原代号涿单九号)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2009 品种来源:河北省涿州市义民玉米研究所用543×改502杂交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河北省涿州市义民玉米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生育期夏播97天左右~比唐抗五号晚4天。株型半紧凑~株高240厘米~穗位90厘米~果穗长筒形~穗长19厘米~穗行数12~14行~轴色粉色~轴较细。籽粒桔黄、半硬粒型、粒深1.3厘米~商品性好~百粒重30克~出籽率85%。成熟时青枝绿叶、活秆成熟~抗病性强~较耐涝。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粗蛋白10.56%~粗脂肪3.99%~淀粉73.81%~赖氨酸0.31%~容重776g/l。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区域试验~ 3点平均亩产623.3公斤~较对照农大108,606.6公斤/亩,增产2.8%~居15个参试品种第9位。2002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区域试验~5点平均亩产476.8公斤~较对照唐抗五号,370.5公斤/亩,增产28.7%~居25个参试品种第13位。2002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生产试验~ 4点平均亩产464.8公斤~较对照唐抗五号,351公斤/亩,增产32.4%~居10个参试品种第5位。 栽培技术要点:?夏播~应在6月20日前播种。?足墒播种~播前施足有机肥~最好每亩加施钾肥10公斤~药剂拌种或包衣防治地下害虫。?适宜种植密度~每亩3000株左右。 适宜种植地区:在天津市作夏玉米品种推广利用。 海禾14(原代号55—6)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2010 品种来源:辽宁海禾种业有限公司以LS02×L09组配的玉米杂交种。 报审单位:辽宁海禾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该组合生育期95天。根系发达~茎杆粗壮~株高250厘米~穗位95厘米~株型半紧凑~清秀~叶色深绿色~花丝紫红色~花药黄绿色。果穗筒形~穗长18厘米~穗粗5.3厘米~行数16—20行~行粒 20 数35粒~千粒重285克~籽粒橙黄色~硬粒型~穗轴白色。抗倒伏~抗旱、耐涝。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粗蛋白8.22%~粗脂肪4.64%~淀粉73.69%~赖氨酸0.31%~容重771.2g/l。天津市植保所抗病性鉴定:中抗大、小斑病~中抗黑粉病。 产量表现:2001年天津市夏玉米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4.9公斤~比对照唐抗五号,486.2公斤/亩,增产5.9%~居15个参试品种第9位。2002年天津市夏玉米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5.7公斤~比对照唐抗五号,370.5公斤/亩,增产28.4%~居25个参试品种第12位。2002年天津市夏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7.4公斤~比对照唐抗五号,351公斤/亩,增产21.8%~居10个参试品种第7位。 栽培技术要点:施肥水平:在亩施农家肥2000kg基础上随种亩施磷酸二铵15公斤与硫酸钾10公斤或亩施40公斤N、P、K复合肥~追施尿素25公斤。种植形式:以清种为佳。种植密度:每亩3500—4000株。 适宜种植地区:适合天津市做夏玉米品种推广利用。。 京科15(原代号京早15)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2011 品种来源:1995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用9508×9585组配的玉米杂交种。 报审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主要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为96天~株高240厘米~穗位高90厘米。株型紧凑~果穗筒形~穗长18厘米~穗粗5.0厘米~穗行数14,16行。籽粒黄色~半硬粒~穗轴白色~千粒重300克~单穗粒重200克~出籽率82.2%。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粗蛋白9.14%~粗脂肪4.40%~淀粉74.82%~赖氨酸0.27%。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大、小斑病~抗矮花叶病毒。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区域试验~ 4点平均亩产534.9公斤~较对照唐抗五号,486.2公斤/亩,增产10%~居16个参试品种第3位。2001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区域试验~ 5点平均亩产484.8公斤~较对照唐抗五号,370.5公斤/亩,增产30.9%~居25个参试品种第11位。 21 2002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生产试验~4点平均亩产448.2公斤~较对照唐抗五号,351公斤/亩,增产27.7%~居10个参试品种第6位。 栽培技术要点:6月中旬播种~3,4叶展定苗~留苗密度4000株/亩左右。每亩施纯氮10,15公斤~可全部播前深翻底施或1/2底施、1/2在小喇叭口期追施~注意磷钾肥配合。吐丝前10天至后20天内避免严重干旱~在中高水肥条件下~一般亩产500公斤。 适宜种植地区:在天津市作夏玉米品种推广利用。 强盛17号(原代号强盛1号)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2012 品种来源:1995年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种苗公司用928×929组配的玉米杂交种。 报审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种苗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97天左右。苗期叶鞘为浅红色~第一片叶长园形~第二、三片叶上冲叶色深绿~长势强。株高240厘米左右~穗位高90厘米~下部叶片平展~穗上部叶片上举~雄花发达~花粉量充足~花药粉红色~叶片宽窄适中~生长十分清秀。果穗长筒形~穗长20厘米左右~穗粗55.3厘米~穗行16—18行~行粒数45—50粒~籽粒金红透~ 亮~品质极佳~半硬粒型~千粒重300克~成熟时叶片保绿性好~活秆成熟。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粗蛋白11.26%~粗脂肪4.3%~淀粉73.62%~赖氨酸0.33%。天津市植保所抗病性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中抗黑粉病~抗矮花叶病毒。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天津市春玉米区域试验~ 4点平均亩产391.7公斤~较对照农大108,411.4公斤/亩,减产4.8%~居13个参试品种第12位。2002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区域试验~ 5点平均亩产545.7公斤~较对照唐抗五号,370.5公斤/亩,增产47.3%~居25个参试品种第3位。2002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生产试验~ 3点平均亩产496.4公斤~较对照唐抗五号,351公斤/亩,增产41.4%~居10个参试品种第4位。 栽培技术要点:6月20日以前播种~播前施足底肥~尤其是注意氮磷比~10—13片叶时每亩用20公斤尿素追肥~效果更好。 22 适宜种植地区:在天津市作夏玉米品种推广利用。 津玉60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2013 品种来源:1997年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用WJ059×WJ47组配的玉米杂交种。 报审单位: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生育期95天。幼苗长势整齐健壮~叶鞘紫色~叶片深绿色。株高255厘米左右~穗位高100厘米~主茎叶片19—20片叶~株型半紧凑。果穗为锥形~穗长20厘米~穗粗5.0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籽粒半马齿型。千粒重285克~出籽率82%。该品种经田间自然鉴定~抗大、小斑病~中抗圆斑病。抗旱、抗碱性强。籽粒品质优良~角质含量高。天津市农科院中心实验室测试:籽粒粗蛋白9.46%,粗脂肪4.55%,粗淀粉79.2%。天津市植保所抗病性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中抗圆斑病。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天津市区域试验~4点平均亩产517.6公斤,较对照唐抗五号(486.2公斤/亩)增产6.4%。2002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区域试验~5点平均亩产532.8公斤~较对照唐抗五号,370.5公斤/亩,增产43.8%~居25个品种第5位。2002年参加天津市夏玉米生产试验~4点平均亩产505.2公斤,较对照唐抗五号(351.0公斤/亩)增产43.9%~居10个品种第2位。 栽培技术要点:麦收后及时整地~6月下旬及时播种。种植密度以每亩3500株~最高不能超过3800株。根据土壤肥力~所需氮、磷、钾、微肥一次做底肥施入~大喇叭口期再适量追一次氮肥。应加强田间管理~5片叶前后及时定苗~遇干旱适量灌溉~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适宜种植地区:在天津市作夏玉米品种推广利用。 中糯303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2014 品种来源:1999年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用中115-2×中522组配的糯玉 23 米杂交种。 报审单位:中国农科院作物所。 主要特征特性:春播从出苗到采收青鲜果穗需92天~株型半紧凑~叶片宽而浓绿~株高245厘米~穗位约110厘米,花丝绿色稍显日照红色,长锥形果穗~穗长22厘米~穗位4.5厘米~有1.0—1.5厘米秃尖~白粒白轴~14行~每行约40粒~千粒重310克,商品品质好~口感佳。综合抗病性好~活杆成熟~抗倒性强~一般在开花授粉后23天采收较适宜。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粗蛋白9.86%~粗脂肪6.18%~淀粉72.63%~支链淀粉98.66~赖氨酸0.31%。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天津市鲜食玉米区域试验。5个点鲜穗平均亩产707.1公斤~较对照津鲜糯一号,鲜穗522.9公斤/亩,增产35.2%~居14个参试品种第8位。 栽培技术要点:喜肥水较耐密植~春夏播密度均可采用3500~3800株/亩~因其植株较高~在前期可适当蹲苗。应加强中后期的管理~密度可适当降低~以减小秃顶。 适宜种植地区:在天津市作鲜食玉米品种推广利用。 金白糯1号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2015 品种来源:1998年莱州市金海作物研究所有限公司用JH031×JH033组配的糯玉米杂交种。 报审单位:莱州市金海作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春播出苗至采收94天~株高约234厘米~穗位高约100厘米~幼苗生长势强~叶鞘浅紫色~株型紧凑~全株叶片19片~双穗率高~花丝红色~果穗长筒形~穗长20—22厘米~白轴~穗行数一般为16行~粒色纯白~糯性好。粒形中间型~出籽率高~根系发达~茎杆粗壮~抗倒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粗蛋白12.03%~粗脂肪3.61%~淀粉69.58%~支链淀粉100%~赖氨酸0.37%~容重791g/l。天津市植保所抗病性鉴定:中抗大、小斑病~中抗黑粉病~抗矮花叶病毒。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天津市鲜食玉米区域试验~ 5点鲜穗平均亩 24 产828.2公斤~较对照津鲜一号,鲜穗522.9公斤/亩,增产58.4%~居14个参试品种第2位。 栽培技术要点:与普通玉米采取时间隔离和空间隔离种植~防止与普通玉米串粉影响品质~适宜密度3500株/亩~注意前期蹲苗~鲜穗采收期以授粉后25天左右为宜~其它管理同普通玉米。 适宜种植地区: 在天津市作鲜食玉米品种推广利用。 金来白糯,号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2016 品种来源:1998年莱州市金来种业有限公司用03×01组配的糯玉米杂交种。 报审单位:莱州市金来种业有限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叶色深绿、紧凑型、株高210厘米~穗位高90厘米~穗长21厘米~穗行14行~果穗长筒形~籽粒纯白硬粒型~千粒重273.6g~ 6片~轴粉红色~花丝紫红色~雄穗侧枝11枝~全株19片叶~穗上叶5,生育期85天,成熟,~授粉后20天可采收鲜穗~品质佳~糯性强~鲜食鲜嫩软粘~干食香甜脆粘。天津市农科院中心实验室测试:籽粒粗纤维4.50%~粗蛋白8.64%,粗淀粉67.88%~总糖2.33%。天津市植保所抗病性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抗黑粉病。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天津市鲜食玉米区域试验~,点鲜穗平均亩产800。0公斤~较对照津鲜一号,鲜穗522。9公斤/亩,~增产53.0,~居,,个参试品种第4位。 栽培技术要点:生长期极短~一年种二茬~早春地膜覆盖栽培~早采收、早上市~经济效益高。第一茬收获后抢种第二茬~延迟上市~又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收入~适宜密度每亩3800~4000株~不能蹲苗~肥水管理~要早追早施~促穗大粒多~商品性好。 适宜种植地区:在天津市作鲜食玉米品种推广利用。 京科糯121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2017 25 品种来源:1998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用9702×9716组配的糯玉米杂交种。 报审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主要特征特性:春播出苗至采收需89天~株高224厘米~穗位高100厘米。株型紧凑~果穗筒形~穗长21.4厘米~穗粗4.4厘米~穗轴细~穗行数16,18。籽粒白色~硬粒~穗轴白色~平均鲜穗重350克。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粗蛋白11.44%~粗脂肪5.07%~淀粉67.52%~支链淀粉100%~赖氨酸0.33%~容重763g/l。天津市植保所抗病性鉴定:抗大、小斑病~抗黑粉病。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天津市鲜食玉米区域试验~5点鲜穗亩产887.3公斤~较对照津鲜1号,鲜穗522.9公斤/亩,增产69.7,~居14个参试品种第1位。在中高水肥条件下~一般亩产鲜穗900公斤左右~最高可达1000公斤以上。 栽培技术要点:6月中旬播种~3叶展定苗~留苗密度3000株/亩左右。注意种植糯玉米的地块要与普通玉米有300~500米的隔离~以免子粒串粉后影响其品质及色泽。每亩施纯氮15公斤~一般1/2底施、1/2在小喇叭口期追施~注意磷钾肥配合。吐丝前10天至后20天内避免严重干旱。 适宜种植地区:该品种适应性广~可在天津市作鲜食玉米品种推广利用。 京科糯123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2018 品种来源:1998年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用9702×9702组配的糯玉米杂交种。 报审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主要特征特性:春播出苗至采收需90天~株高215厘米~穗位高100厘米。株型紧凑~果穗锥形~穗长21.4厘米~穗粗4.3厘米~穗轴细~穗行数16,18。籽粒白色~硬粒~穗轴白色~平均鲜穗重342克。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粗蛋白12.76%~粗脂肪5.41%~淀粉68.74%~支链淀粉100%~赖氨酸0.37%~容重774g/l。天津市植保所抗病 26 性鉴定:中抗大、小斑病~中抗黑粉病。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天津市鲜食玉米区域试验~ 5点鲜穗亩产808.1公斤~较对照津鲜1号,鲜穗522.9公斤/亩,增产54.5,~居14个参试品种第3位。 栽培技术要点: 6月中旬播种~3叶展定苗~留苗密度3000株/亩左右。注意种植糯玉米的地块要与普通玉米有300,500米的隔离~以免子粒串粉后影响其品质及色泽。每亩施纯氮15公斤~一般1/2底施、1/2在小喇叭口期追施~注意磷钾肥配合。吐丝前10天至后20天内避免严重干旱~在中高水肥条件下~一般亩产鲜穗850公斤左右。 适宜种植地区:可在天津市作鲜食玉米品种推广利用。 景白糯二号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2019 品种来源:天津市景坡园艺科技有限公司2001年用白一×改1538组配的糯玉米杂交种。 报审单位:天津市景坡园艺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极早熟~春播小拱栽培出苗后72天可食~夏播64天可食。幼苗期叶鞘日光红色~第一叶倒卵形~第二叶有曲波~白色叶缘。成株半紧凑型~共13—14片叶。株高约1.8,~穗位0.7m~茎粗2.6厘米~叶色绿~叶鞘或有紫云~抗大、小斑病~中抗黑粉病。雄穗主轴明显~有17—23条分枝~雄小穗绿,部分株有红云,~近穗柄处有紫红色~花药红~粉量大。花丝淡红色或黄绿色。苞叶上或有剑叶~多花~雌穗协调。筒形穗~穗长20~24厘米~穗粗4.7厘米~秃尖0.5厘米~16行~白粒~糯质。天津市农科院中心实验室测试:籽粒粗纤维1.23%~粗蛋白3.43%,粗脂肪1.73%~粗淀粉22.99%~可溶性糖2.6%。天津市植保所抗病性鉴定:抗大、小斑病~抗青枯病~抗黑粉病。 产量表现:2002年三个试点区试~景白糯二号较中糯一号早19.6天~亩产值增74.3%。2002年在天津河西务、杨楼、安徽天长、宁波、沈阳苏屯进行生产试验。景白糯二号熟期较对照早8~20天~亩产值增36~74.3%~平均为46%。 27 栽培技术要点:?选可灌排之沃地~亩施万斤优质农家肥~百斤三元复合肥~多施磷钾肥可坚杆抗倒~早熟大穗。?足墒点播~移栽不宜~亩植3500株~早春小拱膜种植利于本品种早熟大穗的优势~可提早上市。?种子须用种衣剂或粉锈宁拌种~防黑粉病及地下害虫。大喇叭口期施颗粒剂~吐丝期喷药防玉米螟~抽雄期适时浇水~防干热风。?授粉后20~25天可采收。 适宜种植地区:可在天津市作鲜食玉米品种早春种植。 景黄糯二号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2020 品种来源:天津市景坡园艺科技有限公司2001年用黄一×丁13组配的糯玉米杂交种。 报审单位:天津市景坡园艺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极早熟~春播小拱栽培出苗后74天可食~夏播65天可食。幼苗健壮~叶鞘紫红~第一叶长椭圆形~第二叶有曲波~白色叶缘。成株半紧凑型~共13~14片叶。成株中杆约220厘米~穗位适中~约0.75m~茎粗2.6厘米~叶鞘及苞叶或有紫云~抗大、小斑病~中抗黑粉病。雄穗主轴明显~有12~16条分枝~雄小穗绿~有红云~近穗柄处为红色~花药紫红~花丝黄绿色~部分果穗苞叶上有小剑叶~筒形穗~穗长20~24厘米~秃尖0.7厘米~粗4.7厘米~16行~黄粒~糯质。天津市农科院中心实验室测试:籽粒粗纤维1.18%~粗蛋白3.67%,粗脂肪1.26%~粗淀粉23.32%~可溶性糖3.69%。天津市植保所抗病性鉴定:抗大、小斑病~抗青枯病~中抗黑粉病。 产量表现:2002年三点次的试验表明~景黄糯二号较对照垦粘一号早熟7天~亩产值2050元~较对照增49.8%。 栽培技术要点:?选可灌排之沃地~亩施万斤优质农家肥~百斤三元复合肥~全做底肥。多施磷钾肥可坚杆抗倒~早熟大穗。?足墒点播~移栽不宜~亩植3500株~早春小拱膜种植利于发挥本品种早熟大穗的优势~可提早上市。?种子须用药剂拌种~防黑粉病及地下害虫。大喇叭口期施颗粒剂~吐丝期喷药防玉米螟。抽雄期适时浇水~防干热风。?授粉后20~25 28 天可采收。 适宜种植地区:可在天津市作鲜食玉米品种早春种植。 津鲜甜103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2021 品种来源: 1996年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用WJ519×WJ510-1组配成的甜玉米杂交种。 报审单位: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长势整齐健壮~叶鞘、叶色均为绿色。成株株高162厘米~穗位高46厘米~叶片数1617片。果穗为筒形。穗长19.4厘~ 米~穗粗4.08厘米~粒深0.8厘米~穗行数1216行~白轴~籽粒黄色为~ .8%。春播出苗——鲜穗采收期77天~籽甜性~千粒重205克~出籽率79 粒成熟期87天。天津市农科院中心实验室测定:鲜穗籽粒粗脂肪2.97%~粗纤维1.72%~粗蛋白11.7%~粗淀粉63.3%~可溶性糖2.99%。天津市植保所鉴定:抗大、小斑病~中抗圆斑病、黑粉病。 产量表现:2002年天津市鲜食玉米区域试验~五点平均亩产629.6公斤~比对照津鲜1号,522.9公斤/亩,~增产20.4%。2002年在宝坻、双口农场两点进行生产试验~亩产分别为653.4公斤和614.2公斤~比对照津鲜1号,560.4公斤、549.6公斤,~增产16.6%和25.4%~平均增产21.0%。 栽培技术要点:早春地膜覆盖~播期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上旬~裸地种植~播期在4月上旬~4月中旬~夏播在6月下旬~7月上旬。种植密度:3300~3500株/亩。每亩施优质农肥1吨~化肥用量因地而异。一般亩施磷酸二氨8~10公斤做底肥及适量钾肥和微肥。15公斤氮肥在拔节期追肥。地膜覆盖化肥一次性施底肥~应注意种肥隔离~以免烧种影响出苗。6叶期及时定苗~适时除草~注意防治病虫害~尤其在大喇叭口期防治粘虫和玉米螟。 适宜种植地区:在天津市作鲜食玉米品种种植。 津鲜甜104 29 审定编号:津审玉2002022 品种来源: 1996年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用WJ519×WJ512-2组配成的甜玉米杂交种。 报审单位:天津市农作物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幼苗长势整齐健壮~叶鞘紫色~叶色绿色~花丝黄色。成株株高180厘米~穗位高51厘米~叶片数1617片。果穗圆筒形。穗长~ 19.1厘米~穗粗4.3厘米~粒深0.87厘米~穗行数1416~白轴~籽粒黄~ 色~千粒重198克~出籽率80.7%。春播出苗——鲜穗采收期74天~籽粒成熟期8789天。天津市农科院中心实验室测定:鲜籽粒粗脂肪2.42%~~ 粗纤维1.60%~粗蛋白11.0%~粗淀粉65.2%~可溶性糖2.36%。天津市植保所鉴定:抗大、小斑病、黑粉病~中抗圆斑病。 产量表现:2002年天津市鲜食玉米区域试验~五点平均亩产649.9公斤~比对照津鲜1号,522.9公斤/亩,~增产24.3%。2002年宝坻林亭口、武清杨村、双口农场三点生产试验~平均单产分别为766.6公斤/亩、656.4公斤/亩、728.2公斤/亩~分别比对照津鲜1号增产36.8%、18.7%、32.5%~平均增产29.3%。 栽培技术要点:播期:早春地膜覆盖3月下旬—4月上旬~裸地4月上旬4月中旬~夏播在6月下旬—7月上旬。种植密度:3300—3500株/~ 亩。 施肥:每亩施优质农肥1吨~化肥用量因地而异~一般亩施磷酸二氨810公斤做底肥及适量钾肥和微肥。15公斤氮肥在拔节期追肥。地膜~ 覆盖化肥一次性施底肥~应注意种肥隔离~以免烧种影响出苗。6叶期及时定苗~适时除草~注意防治病虫害~尤其在大喇叭口期防治粘虫和玉米螟。 适宜种植地区: 在天津市作鲜食玉米品种推广利用。 西 瓜 津花三号 审定编号:津审瓜2002001 30 品种来源:天津市蔬菜研究所1998年以JS,,为母本~S-1为父本组配而成。 报审单位:天津市蔬菜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早熟京欣类西瓜新品种。雌花开花到成熟需28天~全生育期90天。果实圆形、花皮、红瓤、肉质脆、口感好、中心糖1,,以上~单瓜平均重5公斤左右~在稀植时可达7公斤。耐运输~植株生长旺盛~低温发育良好~易坐果~中抗枯萎病。节间长12厘米~第6~7节出现第一雌花~后间隔4~5节着生一个雌花~生长势较强~适宜露地栽培。 产量表现:该品种2002年参加天津市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三点平均亩产3105.9公斤~较对照京欣一号,2857.5公斤,亩,增产8.69,~居12个参试品种第5位。 栽培技术要点: 4月初育苗~5月初定植~或者4月中地膜小拱棚直播~7月上、中旬收获。种植密度0.5×1.6m。亩施磷酸二铵20公斤~尿素10公斤~土杂肥4方。待70,果实有鸡蛋大时追施二铵10公斤~尿素7公斤~后期为了防止太阳灼烧西瓜果实~可适当在瓜面上盖草。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天津地区做早熟西瓜栽培。 津花四号 审定编号:津审瓜2002002 品种来源:天津市蔬菜研究所1998年以A-7为母本~以S-1为父本组配而成。 报审单位:天津市蔬菜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早熟、耐裂、少籽京欣类西瓜新品种~雌花开花到成熟需28天~全生育期90天。果实圆形、花皮、红瓤、肉质脆、口感好、中心糖10.35,~单瓜平均重4.5公斤左右~在稀植时可达7公斤。耐运输~植株生长旺盛~低温发育良好~易坐果。节间长12厘米~第6~7节出现第一雌花~后间隔4~5节着生一个雌花~生长势较弱~适宜保护地栽培。 产量表现:该品种2002年参加天津市西瓜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三点平均亩产3043.2公斤~较对照京欣一号,2857.5公斤/亩,增产6.5%~ 31 居12个参试品种第6位。 栽培技术要点: 4月初育苗~5月初定植~或者4月中地膜小拱棚直播~7月上、中旬收获。种植密度0.5×1.6m。亩施磷酸二铵20公斤~尿素10公斤~土杂肥4方。待70,果实有鸡蛋大时追施二铵10公斤~尿素7公斤~后期为了防止太阳灼烧西瓜果实~可适当在瓜面上盖草。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天津地区做早熟西瓜种植。 祥研一号 审定编号:津审瓜2002003 品种来源:天津市绿源种业有限公司以48-35-01为母本~以54-83-8F为父本组配而成。 报审单位:天津市绿源种业有限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该品种为早熟品种~生育期90天~果实发育期28~30天。生长势中等~天津市植保所2002年鉴定中抗西瓜枯萎病~耐重茬~主蔓长2.6米左右~分枝力中等~叶色深绿~叶缘缺刻中等。花为单性花。第一雌花节位4~5节~以后每隔5节出现一个雌花。雌花密易座果。果实高圆形~果型指数1.1~果皮浅绿色~上有墨绿色条纹~果皮光滑~韧性较强~平均单果重5.2公斤~最大可达10公斤。果肉红色~肉质细脆~中心糖10.5%左右~口感好~风味佳~耐贮运。 产量表现:该品种2002年参加天津市西瓜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三点平均亩产3027.5公斤~较对照京欣一号 ,2857. 公斤,亩, 增产5.95%~居12个参试品种第7位。 栽培技术要点:,1,该品种露地、保护地均可栽培,,2,露地栽培~3月中下旬育苗~4月底~5月初定植,保护地栽培~ 2月下旬~3月上旬育苗~4月上旬定植,,3,可适度重茬种植,,4,行距1.5米~株距0.5米。2~3蔓整枝~第2~3个雌花留果,,5,重施底肥~座果后加强肥水管理~整枝.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天津地区做早熟西瓜种植。 爱耶比欣 32 审定编号:津审瓜2002004 品种来源:山西北方种业有限天津分公司利用自交系B为母本~以2XK-1-1-5为父本组配成的一代杂交种。 报审单位:山西北方种业有限天津分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早熟品种~果实发育期28天~全生育期80~90天。植株生长健壮~易坐果~第一雌花出现在5~6节位。田间表现抗枯萎病、蔓枯病、炭疽病~表现较强的抗逆性。丰产~果实大小适度~单果重5~6千克~果实高圆~花皮~覆深绿色条带~条带清晰美观~瓤色大红~中心糖度10%左右~边糖8%左右~质细脆~可食率和商品率高。在早熟品种中 2更为突出的优点是:果皮坚韧、硬度中,硬度23磅/厘米左右,、抗裂果、耐储运。 产量表现:该品种2002年参加天津市西瓜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三点平均亩产2941.2公斤~较对照京欣一号,2857.5公斤,亩,增产2.93%~居12个参试品种第8位. 栽培技术要点:应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雨水多的地区应高畦栽培。视土壤肥力及当地栽培习惯~每亩种植700~1000株~二或三蔓整枝~选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坐果前整枝压蔓~控制肥水~以免徒长。果实坐稳后,约7天,追施膨瓜肥。注意肥料配比平衡~以提高果实含糖量。果实应在九、十成采收为宜。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天津市做早熟西瓜栽培。 爱耶一号 审定编号:津审瓜2002005 品种来源:山西北方种业有限天津分公司以B为母本~以T为父本213组配而成。 报审单位:山西北方种业有限天津分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早熟品种~果实发育期28天~全生育期80-90天。植株生长健壮~易坐果~第一雌花出现在5~6节位。田间表现抗枯萎病、蔓枯病、炭疽病~表现较强的抗逆性。丰产~果实大小适度~单果重5~6千克~果实高园~花皮~覆深绿色条带~条带清晰美观~瓤色大红~中心 33 糖度10.5%左右~边糖8.8%左右~质细脆~可食率和商品率高。在早熟品 2种中更为突出的优点是:果皮坚韧、硬度高,硬度30磅/厘米以上,、抗裂果、耐储运。 产量表现:该品种2002年参加天津市西瓜早熟组品种区域实验三点平均亩产3163.4公斤~较对照京欣一号,2857.5公斤,亩,增产10.71%~居12个参试品种第2位。 栽培技术要点:应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雨水多的地区应高畦栽培。视土壤肥力及当地栽培习惯~每亩种植700~1000株~二或三蔓整枝~选留第二或第三雌花坐果~坐果前整枝压蔓~控制肥水~以免徒长。果实坐稳后,约7天,追施膨瓜肥。注意肥料配比平衡~以提高果实含糖量。果实应在九、十成采收为宜。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天津市做早熟西瓜栽培。 华育二号 审定编号:津审瓜2002006 品种来源:天津市高丰农业科技研究所以早选1号A为母本~以早优1号B为父本组配而成。 报审单位:天津市高丰农业科技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华育二号西瓜为早熟品种~全生育期80天~从开花后25至27天成熟。植株生长粗壮~叶面蜡质多~节短雌花多~易于做果~果型周正~花皮~果肉红色~肉质脆甜~纤维少~甘甜爽口~糖度高~中心糖度为10%以上~皮薄坚硬比较抗裂耐运输。抗病能力强~丰产、稳产。单瓜重一般为7至8公斤以上。 产量表现:该品种2002年参加天津市西瓜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三点平均亩产3129.4公斤~较对照京欣一号,2857.5公斤/亩,增产9.52%~居12个参试品种第4位。 栽培技术要点:本品种为大瓜型~在露地、保护地和大棚温室均可栽培种植~即可以育苗移栽也可以直播。每亩留苗600至800株~双蔓或三蔓整枝第二、第三雌花座果早期管理应施足底肥~肥料以氮磷钾为主~合理配比合理施用。遇低温多雨季节要加强人工辅助受粉。 34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天津地区做早熟西瓜种植。 抗裂优欣 审定编号:津审瓜2002007 品种来源:天津市种子公司在1999年用引自北京的京欣一号亲本材料B和自有的圆型花皮材料X组配选育而成。 20 报审单位:天津市种子公司。 主要特征特性:中早熟杂交种。开花授粉至果实成熟28~30天~果实高圆形~果皮绿色具有明显黑绿条带~果肉红色~沙脆多汁~风味较好。中心糖度11%左右。单瓜重4~6公斤。果皮较坚韧~不易裂瓜~抗逆性较强~天津市植保所2002年鉴定抗西瓜枯萎病~适应性广~杂交种千粒重45克。 产量表现:该品种2002年参加天津市西瓜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三点平均亩产2925.5公斤,较对照京欣一号(2857.5公斤,亩)增产2.38%,居12个参试品种第9位。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适宜保护地或露地栽培~土质以肥力中上等的壤土为佳~亩密度800~1000株~双蔓整枝~第二雌花起座果~开花授粉期遇雨或昆虫少时应加强人工辅助授粉~肥料以优质农家肥座底~辅之适量磷、钾和微肥~注意适时采收。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天津市做早熟西瓜栽培。 津农极爽 审定编号:津审瓜2002008 品种来源:天津市静海县民生种子开发中心以自交系FL-15为母本~FL-18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交种。 报审单位:天津市静海县民生种子开发中心。 主要特征特性:早熟品种~全生育期95天~植株长势中等偏上~易坐果~果实圆球形~皮色好~外观美丽~果肉红色~质脆多汁~中心糖1,%左右~中边糖梯度小~瓤质脆沙~口感佳~籽少~食用方便。果皮薄~较耐储藏运输~一般单瓜重5~7kg。 35 产量表现:该品种2002年参加天津市西瓜早熟组品种区域试验三点平均亩产3132.0公斤~较对照京欣一号,2857.50公斤,亩,增产9.61%~居12个参试品种第3位。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露地地膜覆盖大棚及小拱棚栽培~植株生长中等偏旺~中大果形~需充足的肥水~宜选用中上等肥力地块~密度800~900株/亩为宜~多采用2~3蔓整枝~将多余幼瓜摘除~当瓜坐稳后不再整枝打杈~留主蔓第二、第三雌花坐果~膨瓜期及时浇水施肥~发挥大果高产优势~果实充分成熟时采收~以确保品质最佳。定植或直播前一次性施足基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可重茬种植1~2年~重茬地种植宜增施农家肥和磷钾肥。 适宜种植地区:适宜天津市做早熟西瓜种植。 少籽黑豹 审定编号:津审瓜2002009 品种来源:天津市蔬菜研究所1994年用E-10为母本~BL-7为父本组配而成。 报审单位:天津市蔬菜研究所。 主要特征特性:中熟品种~雌花开花到成熟32天~全生育期105天。果实椭圆形、纯黑皮、大红瓤、肉质脆、口感好~中心糖10.5,以上~种子少~食用方便~更耐贮藏~单瓜平均重7公斤以上~植株生长旺盛~抗旱及耐盐碱性强~易坐果~节间长13厘米~叶长17厘米~宽14厘米~第一雌花着生在7~9节~后间隔5~6节着生一雌花。 产量表现:该品种2002年参加天津市中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三点平均亩产4164.7公斤~较对照丰收二号,3568.6公斤,亩,增产16.70,~居15个参试品种第5位。 栽培技术要点:天津地区4月初育苗~5月初定植~或者4月中下旬地膜小拱棚直播~7月上中旬收获~种植密度0.5×1.7~2m~三蔓整枝~留一果。亩施二铵30,40公斤~尿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