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11北京100083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工商管理分院北京100085教育部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随着Internet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国内农业网站数量急剧增长农业网站利用网络技术能够克服我国农业高度分散时空差异大规模化程度低等弱点使居住在高度分散闭塞落后的广大农民进行零距离的资源共享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地资源进行科学决策成为可能并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为此分析了国内农业信息网站的现状指出了当前农业信息网站运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议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农业网站现状分析信息网格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88X(2005)060038031国内农业网站的现状国内农业网站发展速度很快据农业部信息中心统计1998年我国农业网站不足2002000年底已达2200多个笔者利用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的农业网站搜索引擎系统进行统计截止到2004月中旬我国涉农网站已增至7953包括港澳台地区1.1农业网站地域分布不均农业网站各省分布如图数据表明北京及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省份建的网站大而多集中其中山东北京浙江江苏广东等省市的网站总数已占全国总数的52%北京集中了大量的政府部门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时集中了大量的综合信息网站形成地域上数量上的总体优势西部地区农业网站数量偏少网站分布与东西中部地域显著相关但与各地域的农业生产不显示明显的地域相关有些农业大省并无很多的网站农业网站各省分布前201各省农业网站分布情况1.2农业网站建设以企业为主主要的农业网站有政府网站大多数是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龙头由农业部及全国各省直辖市农业厅主办政府网站一般及时发布农民关心的热点问政策措施新闻性比较强时效性较好而且网站制作精良内容丰富综合信息较多而由地乡镇主办的网站制作较为简单但特色鲜明蔬菜之乡竹乡目前由各级政府主办的农业网站共约714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创办了网站企业网站由我国各涉农企业建立的网一般围绕着企业的经营强调树立企业形象以提供农产品农贸商务信息为主信息面较窄但也有许多具有较强实用价值的农业科技信息业公司是农业网站的主力约占85.8%科技信息网站以中国农科院建立的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为龙头由国家及地方农业科研单位主办这类网站以提供科技文献信息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为主体科技水平高权威性高我国农业科技部门主办的网站有295占农业网站的10.5%行业网站以提供行业动态行业标准专家论坛为主体的社团学会网如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此类网站信息资源针对性强,学术水平高月中国农业信息网站的分布情况国内涉农网站主要集中在公司企业所建立的自我宣传网站占国内农业网站的85.8%农业政府部门对农业网站给予了相当的关注建立的网站数13.911.110.59.27.34.91.31.41.41.81.92.32.42.83.13.33.33.83.8收稿日期2004-10-29作者简介北京人讲师005年11量也有明显的增长占国内农业网站总数的9%农业科研机构建立的网站数量仅占国内涉农网站总数的3.7%这与广大用户对农业科技信息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形成了强烈反差20042中国农业信息网站分布2004年1.3农业网站的内容以市场信息为主国内农业网站信息内容涵盖农业和农村经济各个主要方面涉及13个大类127个子类有的网站涉及多个类别据统计截止到2004月底农业网站按信息专业内容分类情况如图所示国内农业网站信息专业分类/%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网站提供的分类内容排序前农村与农业经济种植业农业生产资料政策法规与管理和农产品加工占到64.8%其中农村与农业经济中以产品信息场行情和供求热线%种植业中以苗木花卉粮食水果和蔬菜为主占到68.3%农业生产资料以种苗种子饲料农药和肥料为占到72.4%政策法规与管理以新闻动态策法规和组织机构为主占到87.1%农产品加工以食品为主占到58.1%信息内容基本上涉及农业农民农村的各个主要方面但总体来看网站内容缺乏行业特色或本地特色同时普遍存在制作质量差的问题我国农业网站发布的信息为领导服务的较多指导农业生产便于农民使用的偏少反映农产品市场供求的信息多帮农民预测决策的信息少多数网站的信息传递多为单向静态的缺乏与用户进行双向信息交流的交互式功能诸如网上课堂在线农业网站的使用脱节尽管全国各地情况不一东西部存在着较大差但网络已到达部分基层乡镇并且随金农工然而受广大农民对网络信息的认识水平以及对微机设备的购买力与操作水平的限制网络进村入户率很低2003年底山东省烟台市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已100%的铺设到涉农乡镇而全市入户的微机还不足2000能上网的不足1000络信息入户数占全市总户数165万户的不足千分之一沿海发达地区如此其它地区更可想而知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2004我国上网用户人数共7950万人其中按用户行业分布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的占1.4%按用户的职业所分布的农林牧渔工作人员占0.8%由此初步确定从事大农业工作并且上网的人员约有63.6农业网站真正的使用者除政府企业科技人员外最主要的对象应该是广大农民然而够从网上获取信息的农民很少说明网络村级化的设想未能实现网络的触角还没有延伸到农民那究其原因一是网上信息实用性差激发不了农民兴趣二是农民投入有限买不起终端即便有了通讯设施但远程教育及有关推广服务不到2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建议2.1加强农业实用软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与平台无关的基于知识和模型的技术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种面向农村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将进一步丰富网上信息资建立分布式环境模型库实现分布式信息资源管理和基于标准的程序目标化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降低信息产品的开发成本利用模拟模型技术以及信息可视化技术建立作物生长发育动态模拟模型和基于作物模型的实用生产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理信息系统(GIS)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WEBGIS技术推出更多的农业信息地图产品加强对关键技术的研究如信息自动采集与发布技术农业信息分类与检索技术智能多媒体技多语翻译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等2.2开展网络农业信息标准建设制定网络农业信息分布和分类编码等国家标准和规范 运用信息标准化技术实现信息产品生产的 标准化和规范化 达到在网络环境中实现共享与传 从而有效地应用信息网格的思想进行网络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 目前 大量的信息被 在各个小岛的中央85. 2040 60 80 100 农业公 司企业 农业政 府机构 农业科 技机构 农机 院校 其它 18.7 13.6 11.5 10.8 10.2 10 8.1 5.9 4.1 2.7 2.4 1.8 0.3 1012 14 16 18 20 农村 与农业 经济 农业生 产资料 农产品 加工 科学 技术 农业 工程 与设备 其他 水产 渔业 2005 年11 数据库里要寻找它们往往只能通过搜索程序或固 定的渠道 在信息网格中 资源被统一管理和使用 用户可以通过网格门户透明地使用整个网络资源 而信息网格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标准化的问题 信息网格要走向使用 必须建立一个大家都共同遵 有效的标准只有这样 才能够完成已有系 统的网格化改造 才能够将新开发出来的系统方便 地融入到已有的网格系统之中 避免由于标准不同 造成在效率 性能 共享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 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建立行业信息交换的标准 信息交换标准建设和信息网格标准的建设可 以同步进行 互相促进 从长远来看 不符合信息 网格体系标准的信息系统就不能更好地利用 2.3为农民架起一座科技信息的金桥 解决 农业网络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 问题 的最直接的办法是 把网络铺设延伸到村 于受目前农村收入水平文化水平等限制 网络普 户是不可行的而广大农村一家一户的小 生产格局 把网络全面普及到村 户也没有必要 组建计算机网 电话网 无线通讯网 有线电 视网等多种通讯方式融为一体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 有的农业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集成和数据挖掘 建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依托该库建设农业网站 呼叫中心 机顶盒电视上网 无线寻呼网 实现多 网合一 基于同一数据库 同时 将农业实用技 市场信息和政策信息等进行集成通过多种通 讯方式将各种信息及时 准确地传播到生产者 营者和管理者手中以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和价 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这对信息设备 如计算 机设备 相对落后的农村来说 基层干部 农技人 农业企业和广大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简便的方式 获取及时 准确和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有从根本上改变获取信息的途径降低用户获取农 业信息的成本 提高农村的生产管理和决策水平 才能达到最大利用农业信息资源的目的 才能彻底 解决农村“网络最后一公里”问题 参考文献 我国农业网站信息内容优化探讨[J].计算机 与农业,2001,(1):7-9. 国外主要农业网站介绍[J].现代农业,2002, (5):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