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 (中国大陆) - 官方网站

蔬菜花卉所三项成果入选2023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米乐 - M6 | 中国官方网站

13564950887

新闻发布 分类
蔬菜花卉所三项成果入选2023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发布日期:2024-01-28 浏览次数:

  米乐 m6中国官方网站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是蔬菜花卉学科唯一的国家级公益性专业研究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围绕我国蔬菜、花卉产业和学科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创新重要的应用技术和基础理论,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全国重大科研协作;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培训,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编辑...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是蔬菜花卉学科唯一的国家级公益性科研机构,是相关领域科技攻关的“第一梯队”。60多年间,研究所涌现了包括著名科学家方智远先生在内的一批杰出科学家。研究所前辈们开创了我国蔬菜花卉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在甘蓝遗传育种、蔬菜害虫防控、种薯快速繁育和蔬菜品质分子调控等领域作出重要历史贡献。

  五十年来,研究所主持和参加了一大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和省部级、北京市科研项目,包括国家攻关、“863”高科技计划、“973”基础研究项目、“948”引进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在蔬菜花卉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研究、蔬菜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蔬菜生物技术育种研究等方面...

  中国园艺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 缩写:CSHS )是中国领导下依法登记的全国园艺科技工作者组成的具有公益性、学术性的社会团体,是党...

  《园艺学报》是由中国园艺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62年,主要刊载有关果树、蔬菜、观赏植物、茶及药用植物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题文献综述等。获“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资助,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

  《中国蔬菜》由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办,1981年创刊。《中国蔬菜》作为蔬菜行业重要的科技窗口,对我国蔬菜科技事业和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我国蔬菜行业最具权威性的专业技术期刊,其影响力、公信力、社会经济效益名列前茅,曾荣获国家期刊奖和行业部门的...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是由中国园艺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刊于2015年7月,以“坚持为学术交流服务,为促进学科发展作贡献”为宗旨,以“科学性、创新性、对生产和科研发展有参考启迪作...

  蔬菜花卉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唯一的国家级从事蔬菜花卉研究的公益性专业机构,以支撑我国蔬菜花卉产业健康发展为目标,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围绕学科及产业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问题开展应用及应用基础研究,创新重要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组织全国重大科研协作,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搭建国内外园艺学科学术交流平台,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针对制约我国蔬菜花卉...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是蔬菜花卉学科唯一国家级公益性专业研究机构,是国内唯一具有蔬菜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科研单位。其主要任务是:围绕我国蔬...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实验楼312

  12月5日,2023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发布了2023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沙漠戈壁设施蔬菜高效无土栽培关键技术、甘蓝品种中甘1305、黄瓜品种中农48号榜上有名。

  我国西北地区戈壁、荒漠等非耕地资源丰富,光热资源充足,具有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的天然禀赋。无土栽培基质成本高以及缺乏实用的节水栽培、水肥高效利用技术是限制戈壁沙漠等非耕地上发展设施农业的主要因素。为解决上述问题,蔬菜花卉所无土栽培团队研发了沙漠戈壁设施蔬菜高效无土栽培关键技术。

  沙漠戈壁设施蔬菜高效无土栽培关键技术包括基质减量化无土栽培、有机原料适度发酵、基质孔隙度量化调控、根区湿度及光照强度双因子控制水肥一体精准灌溉系统、高品质果蔬养分管理与调控技术等。该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基质成本较传统草炭基质降低35%,肥料成本降低40%,节水超25%、节肥超35%,番茄最高年亩产达3万公斤。

  目前,该技术在戈壁沙漠地区获得规模化应用,实现了在戈壁沙漠上进行设施蔬菜无土栽培高效生产,解决了戈壁、沙漠地区农业生产效益低、可持续发展难的问题,从根本上推动我国戈壁地区的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是缓解耕地资源紧张、保障国家食物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农业新技术。

  甘蓝是一种重要的十字花科蔬菜作物,我国的甘蓝年栽培面积约为1350万亩,在维持蔬菜周年供应和推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独特的气候条件进行越冬甘蓝的露地生产,是甘蓝的一种主要栽培方式。越冬甘蓝可在第2年的早春上市,填补早春蔬菜淡季。

  2016年前,越冬甘蓝品种长期被国外占主导,种子价格居高不下,对我国蔬菜稳产保供和蔬菜种业自主可控形成严峻挑战。为了改变这一被动局面,蔬菜花卉所甘蓝类蔬菜遗传育种团队十年磨一剑,最终利用雄性不育技术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越冬甘蓝品种“中甘1305”,成功替代了日本、荷兰品种,目前已成为长江流域越冬甘蓝主栽品种,显著提升了越冬甘蓝品种的国产化率。该品种田间表现抗枯萎病、耐寒、耐裂球、耐未熟抽薹,可在湖北、湖南、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种植,上市期正值冬春蔬菜淡季,为我国蔬菜稳产保供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瓜是我国的重要蔬菜作物,其中露地黄瓜在我国栽培面积很大,支撑了蔬菜产业及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我国露地黄瓜品种选育方面还存在耐热性不佳、不耐储运、抗病抗逆性较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蔬菜花卉所黄瓜育种团队利用国际领先的分子聚合育种技术培育出适合露地栽培、丰产、优质抗病的亮条华北密刺型黄瓜新品种中农48号。

  中农48号极大改良了露地品种抗病、抗逆性差,瓜条商品性不佳的问题。该品种适应性强,丰产、优质、抗病,且果皮深绿油亮、刺瘤中等大小、瓜把短,心腔小、果肉淡绿色、口感脆甜,商品性极佳,是收购商的首选品种类型,收购价格每市斤比普通品种多0.2-0.3元,种植户收益每亩可增加2000元以上。在各地区的大面积生产示范中,均表现出较强的适应力和抗病力,同等条件下,比当地主栽品种平均增产7.2%,并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次数和施用量,极大节约生产成本、人工成本的同时也更加环保,提升了农产品的食用安全性,是露地升级换代优良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