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广西频道1月3日电(记者 熊红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大量东盟水果以“零关税”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农业技术也在东盟开花结果进入收获期。
近年来,每年都有来自越南、缅甸、老挝、菲律宾、柬埔寨和印尼等东盟国家的技术人员到中国学习甘蔗、水稻种植技术。2010年10月,科技部在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举办亚热带果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国际培训班,来自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等9个东盟国家的20名专家学者参加培训。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国际合作处官员介绍,在国家科技部的支持下,广西科技部门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建成了一个囊括10多个专业数据库、近20个国内外服务站点、15万注册用户的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网,一批中国农业科技成果通过网站推介在越南、缅甸等国落地生根。
“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时间里,广西农科院对东盟各国的农业技术出口增长了50倍。”广西农科院院长李杨瑞表示,中国的农业技术领先于东盟各国,特别是在亚热带农业作物方面,中国农业技术部门有能力帮助东盟各国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据了解,经过多年的实践推广,越南海防省、太平省、义安省、广平省等地的农民已掌握无籽西瓜和其他瓜菜的种植技术。“黑美人”西瓜、“金王子”无籽西瓜等中国瓜菜品种已成为当地普遍种植品种,累计种植面积超过52.5万公顷。
广西优质香蕉还被列入缅甸的罂粟种植计划,中国派出农业技术人员对当地农民进行悉心指导。如今,越南、老挝、缅甸等东盟国家每年从广西进口香蕉种苗超过1000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