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 (中国大陆) - 官方网站

全产业链保障体系亟待完善·米乐 - M6 | 中国官方网站

13564950887

新闻发布 分类
全产业链保障体系亟待完善发布日期:2023-12-28 浏览次数:

  众所周知,食品安全是消费者高度关心的问题。据商务部2009年发布的《2008年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与年俱增,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是否有新的变化?保障食品安全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国内有机食品生产与消费市场前景如何?

  “新的食品安全问题,首先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吴文良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公众天天吃,人人能感受,个个都能说两句,很难达成统一。就像教育一样,谁都可以说教育部该怎样、校长该怎样、家长该怎样但问题却不能很好地解决。”

  其次是复杂化。“说法很多,担心的人很多,不清楚的人很多。再加上转基因和有机食品等新技术、新概念和经济利益的作用,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演变成了产业安全问题、社会问题、政策问题甚至政治问题,进而上升到公共安全、国家安全问题的讨论。”

  “但大家又坐不到一起来理性、坦诚而开放地交流并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吴文良说,因此可能会忽视一些显而易见的严重问题,也可能“无故大惊小怪,甚至混淆视听,影响公众的正常判断与选择”。

  “就社会舆论而言,从负面来说,食品安全问题曝光,可能使农业和食品行业面临信誉危机的严峻挑战。但从正面来说,实际上是公众意识的提高和转变:人人重视、关注食品安全,这正是澄清很多非科学的、乃至全盘否定的认识和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的大好时机。”吴文良表示。

  公众食品安全观念的进步还源于购买力和消费能力的整体提高。“特别是在城市,恩格尔系数下降非常明显,到一定程度普通食品消费支出基本就稳定了,大家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一般也会更重视食品安全而不仅仅限于营养和口感。”吴文良说。

  “从行政管理、立法执法、机构建设,到整个保障体系的建立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吴文良表示,为了保证食品安全,政府采取了自上而下的一系列措施,可谓“顶天立地”。

  2013年12月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并特别强调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同时,2013年国办第106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强调提高基层监管能力,促进食品安全方面的监管重心下移。

  “基层的综合条件、能力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很多缺陷,达到预期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吴文良说,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环境问题高发的转型、升级阶段,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逐步完善、尽量减少的过程,需要引起全社会重视,并从管理、技术、政策等方面不断完善。

  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欧洲、我国台湾也都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但相比国内要好得多。“这些表现出来是食品安全问题,本质上是商业诚信和全产业链的整体监管问题。”吴文良表示。 要真正保证食品安全,政府应当是主要力量,行业协会、新闻媒体、广大公众、消费者也责无旁贷。

  “处罚主要靠政府来做。对于明知故犯、突破底线的事件必须严处。特别是恶性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要竭尽全力尽量避免。就像三聚氰胺事件,这不是简单的食品安全和生活质量问题,而是牵涉到生命安全、社会诚信和道德问题。一旦发生务必严惩,从整体上遏制住频发的势头。”吴文良说。

  据吴文良介绍,由他主持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研究”,主要关注如何建立既环保又安全的种植和养殖体系。

  主要是考虑如何对这两个大的系统实行系统控制。首先是生产资料,化肥、农药、地膜等投入品的控制,抓住源头监管和控制。

  第二是基地的选择,这一点从一开始就必须要考虑。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业基地必须坚持“三个远离”,即远离城市、远离居民区、远离工业区。还要再加一个,即远离交通要道,选择相对僻静、山清水秀、田园风光、环境优美的地方,基地环境质量首先要达标。

  第三是生产过程的控制。什么时候打药,该打多少,都要有一定的操作规范和规程。

  “政府为什么要支持四大新型经营主体: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吴文良指出,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不仅经济上抗风险能力差,而且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风险更大。

  吴文良指出,国外比较强调过程,国内比较强调检测。“国人通常认为检测不出来就是安全的。其实也不一定,因为有些东西是检测不出来的。监管在明处,造假事件在暗处,而且通常会有一些防备和对策,不易被发现。”

  “源头有问题,后面很难避免;源头没问题,后面也难保不出问题。源头和基地环境控制、过程控制与终端产品检测控制应该结合起来。”吴文良说,包括物流、流通等在内的“从土地到餐桌”一系列环节,都必须考虑进来。

  吴文良指出,多年来,我国采取面源污染治理和重金属污染治理等措施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同时大力推进循环经济,重视种养结合、循环增值,减少秸秆、畜禽粪便的污染和浪费,发展生物产业包括沼气工程、食用菌产业、有机肥料等,旨在让整个农业生态系统循环、“流动”起来,从更大规模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曝光的增多,有机食品因为安全等级高、环境保护功能强日益受到关注。

  “我国有机食品最早主要是出口,后来遭遇金融危机、经济不景气,出口受阻,国内市场明显好转,因为有机食品安全、环保,有比较强劲的消费需求拉动。”吴文良指出,出了这么多食品安全问题以后,也带来了正面的影响,让更多的人重视有机食品生产与消费。

  相对其他食品,有机食品在安全水平上处于最高一级。“2001年我们研究团队在《中国蔬菜》杂志上第一次提出的我国农产品与食品安全的“金字塔结构”,即现在农业部门全面推进的“三品一标”里的三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国外一般是两级,有机的和常规的,但常规的也比国内普通农产品安全标准高。”

  吴文良说,当时提“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层次好像太多了。“但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以前的农业部门领导说,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就是吃了不倒,这很形象,但是要求相对较低。吃了不倒,就是说不能有明显的食物中毒问题,无公害是食品安全的底线。”

  “大家肯定是越来越惜命了,所以有不少人自己去郊区种菜,也有参与会员制直产直销的,全年20多块钱一斤购买有机蔬菜,贵一点也认了,关键要保证安全。”

  “有机看不见摸不着。有些有机食品,比如柴鸡蛋和普通鸡蛋,有机草莓和普通草莓都能吃出来。但有一些可能吃不出来,甚至没有普通产品好吃,也不如普通产品好看。”吴文良表示,这些都需要去辨别,需要独立的第三方认证,要有标识、编码、追溯体系等。

  米乐中国 m6平台官网

  尽管有机食品也有假冒伪劣产品,但是随着前几年媒体不断曝光,国家主管部门采取严厉综合措施整治,修订了国家有机食品标准和管理条例、整治有机认证市场、严厉处罚假冒伪劣生产企业。

  “比较而言,我国有机食品标准和监管力度,不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松,近几年也大见成效。”吴文良说,有机食品绝不像有的人所谓的大部分是假的,“大部分有机食品应该是真实可信的。只是由于发展速度快、生产投入大、价格过高,让广大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

  近期调查统计表明,北、上、广、深等一线%的消费者愿意接受有机食品30%以下的溢价,只有6%的消费者愿意接受60%~100%的溢价,可接受100%以上溢价的消费者仅为2%。

  “这就需要广泛普及有机食品相关知识,生产企业进一步减少生产成本,国家给予更多政策补贴,降低有机食品价格,让更多人买得起。在这方面专家需要多做工作。很多食品专家经常在电视上讲食品营养和健康,我觉得也应该多讲安全,讲怎样种、怎样养、怎样选、怎样吃得更安全。”吴文良表示。米乐平台 m6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