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 (中国大陆) - 官方网站

海拔4000米之上的“果蔬之乡” 30·鲁藏同行·米乐 - M6 | 中国官方网站

13564950887

新闻发布 分类
海拔4000米之上的“果蔬之乡” 30·鲁藏同行发布日期:2024-09-04 浏览次数:

  日喀则素有“西藏粮仓”之美称,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美。著名的“果蔬之乡”白朗县,就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年楚河流域,这条神奇的河流,不仅孕育了“西藏粮仓”,也是日喀则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滋润着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养育着这里勤劳勇敢的人民。

  鲁藏一家亲,情暖日喀则。对口30年来,山东工作队将“干部人才、农业技术、项目资金”三大优势,带到了这里,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不仅摘下了贫困县的“帽子”,实现了脱贫致富,更为当地群众致富增收、实现高原农牧业现代化,走出了一条果蔬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之路。

  时值盛夏,年楚河畔一派生机盎然。新黄河记者来到平均海拔近4000米的日喀则市巴扎乡彭仓村。在这里,蔬菜产业从往日的一片空白,变成了拥有10余种蔬菜品类的“生态园”,已经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致富增收的主要支撑产业。

  村民扎西顿珠的蔬菜大棚里,鲜红、嫩黄、姹紫色的小西红柿让人垂涎欲滴,嫩绿的黄瓜上绽开着鹅黄的花瓣。扎西顿珠告诉记者,自己从2020年开始种植大棚蔬菜,“种大棚蔬菜产量高,挣得钱也不少。”他掰着手指给记者算账,“我们村有47户人家,每户最少3个大棚,有的甚至有十几个大棚。一个大棚一季能挣两万元,我们这一年能种两季,至少能挣4万元,收入比以前高多了!”

  据介绍,在1998年之前,彭仓村的蔬菜种植,只有土豆、萝卜、白菜这“老三样”,主食也只是炒熟的青稞磨制后做成的糌粑。从1998年开始,白朗县从山东济南引进试种大棚蔬菜,一开始村民抱着拒绝的态度,但当6座砖砌的试验温室大棚取得丰厚收益后,大家从以往的“不肯种”变成了“抢着种”。

  在白朗,当下蔬菜大棚中种植的主要是西瓜、西红柿、甜瓜和辣椒,按产量估算,西瓜1亩可收获3000斤,西红柿每亩能达到8000斤,辣椒则可以收获15000斤。

  目前,彭仓村拥有174 座蔬菜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74.34亩,年产量近700吨,销售额达696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35 万元。为鲁藏携手30年、共同开辟致富路,写下了最为鲜活生动的注解。

  “山东第一批干部进藏之后,为了解决白朗县蔬菜种植结构单一的情况,从山东引进了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并于1996年种植成功。”白朗县委常委、副县长、济南市第十批干部李东,向新黄河记者讲述了山东与白朗“双向奔赴”成就果蔬产业的动人故事。

  来自山东济南的干部从内地引进专业蔬菜技术指导,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对村民传授蔬菜种植技术,使大家从对蔬菜由不认识、不接受,到成为“育苗、种植、管理、销售”的行家里手。种植品种也不断更新换代,从“老三样”,到西瓜、西红柿、黄瓜、茄子和羊肚菌等几十个“新品种”,成功摸索出了一套因地制宜的绿色蔬菜种植经验。

  “全国蔬菜看寿光,西藏蔬菜看白朗”。如今,蔬菜产业已经成为白朗县的主导产业,如何通过有效措施打通蔬菜全产业链,实现产业的升级,真正擦亮白朗“果蔬之乡”的金字招牌,李东认为,“2022年,济南市第十批干部经过深入调研后,认为白朗蔬菜产业要从‘大’到‘强’,必须打通白朗县蔬菜产业的全产业链。生产端是种植问题,瞄准市场需求,开展标准化高质量种植;销售端就是要和市场更加紧密对接。”

  对于未来白朗蔬菜产业的预期,李东充满信心地向记者描绘着新打算:“高海拔、日照足、温差大、无污染,白朗县发展高端蔬菜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我们现在正接洽内地高端市场,让内地人也尝尝咱们高原菜!”

  从1998年开始,一批又一批山东干部“一茬接着一茬干”,在平均海拔近4000米的白朗,建成了西藏面积最大、品种最多、质量最好的高原有机蔬菜基地,创建了西藏唯一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白朗也成为西藏唯一的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这其中,离不开山东寿光民营企业家孟德利的付出和努力。

  2016年,孟德利和他的团队被济南招引到白朗,他们克服了高原反应带来的种种不适,在经常面对8-11级大风的自然条件下,因地制宜创新出双层膜大棚,在1780亩土地上建起了128个温室大棚,把享誉全国的“寿光模式”,完美移植到了雪域高原。

  “在西藏种大棚,克服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是次要的,最难的是教授当地农民蔬菜种植技术。”孟德利说,因为当地海拔高、所处位置偏,而藏族群众的蔬菜种植方式,与远在4000公里之外的山东有着很大的不同。为此,他特地将10余名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技术员请到白朗,从大棚的建设到种植技术等方面,“面对面、手把手”地传授给当地群众。孟德利也被聘为“白朗县蔬菜产业技术总顾问”。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一座座崭新的具备先进科技水平的蔬菜大棚在这里“破土而出”,珠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博览园在这里“拔地而起”,大棚内西瓜、人参果、葡萄、黄瓜、西红柿等几十种果蔬相继在这里培育,他们还种出了150多斤的大南瓜,让当地藏族群众由衷地赞叹。

  “通过济南,把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带到了这里。白朗县蔬菜产业的发展,绝对离不开的功劳。”孟德利表示,自己参与建设的珠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博览园已稳定运行,园区建有第七代冬暖式大棚128座,种植了86个品种的瓜果蔬菜,是西藏首个集技术创新、成果展示、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类国家4A级景区。

  像珠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博览园这样的果蔬企业白朗县有5家。目前,白朗蔬菜种植面积达1.7万亩,年产量1.2亿斤,产值近3亿元,1.8万余人转为种植蔬菜产业,年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30年,“西藏蔬菜看白朗”的品牌已经家喻户晓,雪域高原之上的“果蔬之乡”已经成为现实。m6米乐平台 米乐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