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 (中国大陆) - 官方网站

2015年第01期·米乐 - M6 | 中国官方网站

13564950887

新闻发布 分类
2015年第01期发布日期:2024-08-25 浏览次数:

  摘要:1蔬菜基因组测序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1.1黄瓜 2014年11月29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科学)》以长篇幅论文的形式发表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黄三文领导完成的黄瓜苦味合成、调控及驯化分子机制研究,揭开了黄瓜变苦的秘密,为培育无苦味黄瓜新品种和开发合成抗癌药物--苦味物质葫芦素迈出了关键一步。据黄三文介绍,该科研团队在5年的时间里,先后开展了24000个黄瓜基因测序,查找到400万个变异位点,逐个品尝了1.33 hm2(20亩)黄瓜地中的6万株黄瓜的瓜叶、瓜藤、瓜果的味道,从1t瓜叶中提炼出数毫克的苦味元素。通过深入挖掘基因组学数据并结合代谢组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多种研究手段,揭示了9个基因负责苦味物质生物合成的代谢路径,同时发现这9个基因由两个“主开关”基因(Bl和Bt)直接控制,Bl控制叶片苦味,Bt控制果实苦味。在野生黄瓜向栽培黄瓜驯化过程中,Bt基因受到选择,导致无苦味黄瓜的出现。但这个驯化过程并不完全,黄瓜在逆境条件下生长仍然会变苦。

  摘要:2014年蔬菜生产形势整体持续向好,月底在田面积和产量同比均增加,市场供应量较为充足,蔬菜价格总体运行平稳,略低于2013年同期水平。其中,茎菜类(洋葱、莲藕、米乐m6官网 mile米乐m6大蒜、生姜、马铃薯和莴笋)蔬菜受生姜价格的拉动,同比涨幅明显;叶菜类(菠菜、大白菜、大葱、韭菜、芹菜、生菜、甘蓝和普通白菜)、果菜类(冬瓜、菜豆、黄瓜、南瓜、茄子、甜椒、番茄和西葫芦)蔬菜价格明显低于2013年同期水平,波动幅度相对较大;根菜类(白萝卜和胡萝卜)、花菜类(花椰菜和青花菜)蔬菜价格低位平稳运行;食用菌类(平菇和香菇)价格居于高位,总体高于2013年同期水平〔蔬菜分类参照农业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网(http:),下同〕。

  摘要: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是葫芦科作物重要病毒,通过多种方式如种子、土壤、水、介体和机械接触传播,病害蔓延扩散迅速。该病害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频繁报道,我国也曾大面积受到为害,尤其是西瓜嫁接地区,产业损失严重。带毒种子为初侵染源,发生过该病害的地块土壤也是重要的侵染源,发病植株可通过灌溉水以及机械接触传播病毒。为了更好地控制该病害的发生与流行,本文介绍了该病毒传播方式方面的研究进展。

  摘要:部分潘那利番茄渐渗系具有抗坏血酸(AsA,又名VC)高积累特性,但渐渗片段区间偏大。本试验拟得到与AsA相关的渐渗亚系,解析AsA积累相关的QTL位点。构建了IL8-1与M82杂交的F2及F2:3家系遗传群体,根据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筛选分子标记用于群体的检测,最终得到4个纯合的重组单株,分别命名为48-1(5 cM)、281-2(13 cM)、559-1(20 cM)、281-7(3 cM),覆盖IL8-1(22 cM)渐渗区间。对亲本及得到的重组单株进行AsA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IL8-1总AsA含量显著高于M82。渐渗亚系48-1、281-2、559-1的总AsA含量均显著高于M82。而亚系281-7的总AsA和还原态AsA含量都显著低于M82。结合分子标记检测和AsA含量测定可以得出,IL8-1中与总AsA相关的主效基因在标记U221657和At5g46630之间的基因组区域(5 cM),与还原态AsA相关的主效基因在At5g27390和At5g46630之间的基因组区域(13 cM)。而在Indel-3和CT-92之间(3 cM)可能存在AsA的负向调控位点。

  摘要:杂种致死是一种生殖隔离类型,致死材料的鉴定及遗传分析不仅有助于了解杂种致死的遗传机制,还可以为致死基因的定位和克隆奠定基础。利用已知携带杂种致死基因的甘蓝自交系09-211、09-222、10-260和其他自交系配制的杂交组合为试材,鉴定携带致死基因的新材料,并对甘蓝杂种致死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1-204和11-176是2个新的甘蓝致死材料;11-176与09-222及10-260具有遗传等效性,而11-204与09-211具有遗传等效性;甘蓝杂种致死性状是由2个显性基因互补控制的,其中1个致死基因来自09-211或11-204,另1个致死基因来自09-222或10-260或11-176,其遗传模式符合Dobzhansky-Muller(DM)模式。

  摘要:用浓度为0.1%~0.3%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豇豆子叶期的茎尖生长点,获得同源四倍体(2n=4x=44),并对其进行形态学、细胞学、农艺学鉴定。结果表明:经0.2%秋水仙素处理4次获得同源四倍体的效果最佳,四倍体诱变率为2.809%;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植株叶片、花器官、荚果等均表现巨大性,气孔密度和单个荚果种子数降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倍性鉴定,豇豆二倍体DNA相对含量为250,四倍体为500,与根尖染色体鉴定结果一致。

  摘要:据新华社电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一份新说,大量食用蔬菜的日本男性患胃下部癌的风险明显较低,这可能是因为蔬菜中含有的抗氧化成分遏制了胃癌元凶之一的幽门螺杆菌发挥作用。这家研究中心对15万日本人进行了问卷调查,按每天的蔬菜进食量将研究对象分为5组,进行了约11年的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上述研究对象中有1670人患上了胃癌,其中胃上部出现恶性肿瘤的病例共计258个,胃下部的恶性肿瘤病例共有1412个。研究小组分析发现,男性吃蔬菜越多,其患胃下部癌的风险越低。不过,此次研究没有发现女性进食蔬菜量与患胃下部癌的关联。

  摘要:以栽培茄116、117与野生水茄的杂交后代F1为材料,对其进行形态学分析和不育性研究。结果表明:F1多数形态特征偏向野生亲本水茄,并且表现为不育。通过对F1花粉形态、数量以及活性分析得出,其败育主要表现在花粉畸形且活力为零,花瓣不能正常开放。同时试验通过对水茄和栽培茄与杂交后代F1进行回交,然后对授粉后1~6 d柱头进行荧光染色分析,发现父母本花粉与杂交后代F1柱头不亲和,不能完成正常的授粉受精。

  摘要:摘要:将聚氨酸增效剂与常规肥料混合制成聚氨酸肥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盐渍土壤中聚氨酸肥料对普通白菜品种四季小白菜和苏州青生长、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聚氨酸新型肥料在盐渍土壤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常规肥料相比,施用聚氨酸肥料后,四季小白菜的根长和单株质量分别增加36.81%和36.11%,苏州青分别增加19.70%和27.57%,四季小白菜和苏州青叶绿素总量分别提高31.00%和27.27%,土壤呼吸强度分别提高69.48%和28.57%,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提高了19%~32%,土壤微生物量氮和微生物量磷增加了8%~33%,代谢熵提高了14%~40%。聚氨酸肥料均可促进参试普通白菜的生长,且在四季小白菜上的施用效果略优于苏州青。

  摘要:以湿栽水芹D0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子繁殖过程中不同分苗苗龄对湿栽水芹生长、根系活力、品质及功能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3片真叶期为湿栽水芹种子繁殖的适宜分苗苗龄,可以培育出长势一致的优质苗,叶柄长、叶柄粗、植株鲜质量等生长指标及根系活力、壮苗指数均为最高,品质较好,功能性成分含量也较高;而子叶期分苗的育苗效果较差。

  摘要:基于对北京市农户蔬菜生产的调研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北京市农户蔬菜生产效率进行了分析,并对大棚和温室两种设施蔬菜生产类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北京市蔬菜生产整体效率水平较低,反映出农户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低的现状。同时对两类蔬菜生产设施进行对比后发现,现阶段大棚蔬菜生产更有效率,而温室生产的蔬菜则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摘要:摘要:京线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早熟辣椒一代杂种。持续坐果能力强,果实为长线g。果实光亮,果形顺直,青熟果浅绿色,老熟果红色鲜亮,辣味香浓,品质佳,耐贮运,商品性好。耐热、耐湿,抗TMV,中抗CMV和疫病。持续收获期长,绿红果兼收,适宜多种加工,鲜食或做酱均可。一般每667m2产鲜椒3200kg左右。适于南北方保护地及露地种植。

  摘要:桂优5号是以自交系06-23-5-7-7-7作母本,以自交系07-27-6-8-12-15作父本配制而成的节瓜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主侧蔓结瓜,中早熟,春栽从播种至始收65~75 d(天),夏秋栽从播种至始收45~50 d(天)。商品嫩瓜短圆筒形,长25~30 cm,横径6~8 cm,单瓜质量0.50~0.75 kg,老熟瓜单瓜质量1.5~4.0 kg。果皮绿色无蜡粉,有梅花斑点,果肉浅绿色,口感清脆、味甜,品质优,果实硬度好、耐贮运。春栽每667 m2产量3500~5000 kg,夏秋栽每667 m2产量3500 kg以上。适宜华南地区春、夏、秋季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