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 (中国大陆) - 官方网站

突泉县“中国瓜菜之乡”县域名片越做越响·米乐 - M6 | 中国官方网站

13564950887

新闻发布 分类
突泉县“中国瓜菜之乡”县域名片越做越响发布日期:2023-12-18 浏览次数:

  在突泉镇城郊设施农业示范园园区,菜农杨国华指着一棚西红柿向记者介绍:这棚里西红柿再有10多天就该罢市了,秋茬还可以种芹菜,这一个大棚一年的纯收入最少都达到2万多元,我刚开始建棚时缺少资金,是咱们政府给打的井,还给补贴,是县委、政府的好政策成就了今天的我。”菜农杨国华拥有7座温室大棚,种植的各种蔬菜远销乌兰浩特、中旗等地,年收入达14万余元。

  靠种植大棚蔬菜走上致富路的农户在突泉县还有很多。近年来,突泉县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为重点,改善农牧业基础设施为保障,着力在行政、政策、干部、农民等要素方面破阻攻坚,设施农业建设实施规模式发展计划,分年度实施推进,出台奖励机制,对新建的日光温室每平方米给予补贴资金45元,帮农户协调贷款,解决瓶颈,全县设施农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截至目前,全县大棚总数达到了14000座,反季节蔬菜生产能力达到10.4万吨,每座大棚平均产值达3.5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300元以上,2012年在中国工信部成功注册了“中国瓜菜之乡”,设施农业成为突泉农民的“朝阳产业”。

  今年,该县主动对接“8337”发展战略,加快绿色农畜产品基地和农产品认证步伐,全年预计新建温室大棚4000座,预计争创“三品一标”企业7家,认证无公害农产品8个、绿色农产品5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个。

  赛银花农业示范园区负责销售的工作人员介绍:“春季大棚香瓜和西瓜刚上市时,每市斤卖到了15元,草莓每市斤卖到25到30元,目前,这汉姆一号订单西红柿正是销售旺季,产量高峰期每天能装车近9万斤,都销往北京、上海、长春等大中城市,咱突泉的瓜菜很受青睐。”

  品种是设施农业的生命线,技术是设施农业的关键点。该县不断完善“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先后派出青年农民和大学生村官100多人远赴山东寿光、赤峰、呼和浩特赛罕区脱产学习,引进高产特色品种,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跟踪服务。同时,加快推进“三品”认证,完善营销体系,深化品牌建设,培植“金三角”、“葡香园”、“鑫月湾”等绿色农产品品牌,打响了享誉全国的“中国瓜菜之乡”县域名片。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米乐中国 m6平台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