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 (中国大陆) - 官方网站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东盟“职”来“职”往17载成果斐然·米乐 - M6 | 中国官方网站

13564950887

新闻发布 分类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东盟“职”来“职”往17载成果斐然发布日期:2024-08-23 浏览次数:

  8月20日至8月25日,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以下简称“2024交流周”)在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举行,这是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连续举办的第17年。

  2024交流周以“深化教育合作、促进人文交流、携手共创未来”为主题,将举办各类活动约70余项。

  中国和东盟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命运相系,友好交往源远流长。2021年,习主席在出席中国—东盟建立对线周年纪念峰会时指出:“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东盟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举办17年来,以教育交流为纽带的各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拓展、不断深化,为促进中国和东盟各国人民人文相交、民心相通、文明相融发挥了积极作用,由单一的教育合作拓展为科技、文化、卫生、旅游、体育、商贸等多领域合作,从教育“独唱”,发展为教育“领唱”、多领域“齐唱”的大开放格局,已成为促进双方民心相通、文明互鉴、经济合作的重要桥梁。

  过去一年,中国与东盟双向留学人数超过17.5万人,双方年轻一代的往来更加活跃。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东盟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的合作成效斐然,成为直接推动双方经贸合作的重要力量。

  米乐平台 m6官方平台

  在2024交流周开幕会上,教育部副部长何光彩说,中国与东盟的职业教育实现新的合作突破。中方援建的老挝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正式移交,不仅填补了老挝在铁道专业技术教育空白,而且也为中老合作开辟了新领域。柬华应用科技大学正式揭牌,是中国职业教育在境外举办的第一所本科院校,是两国职业教育领域进步与合作的象征。与此同时,鲁班工坊、现代工匠学院等项目持续受到东盟国家欢迎,“中文+职业技能”日益成为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

  在2023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国际论坛上,包括泰国甘乍那披塞皇家金匠学院在内的东盟国家9所职业院校和1家企业及其中国合作伙伴,被评为首批“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卓越合作伙伴”。其中,泰国甘乍那披塞皇家金匠学院与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在联合培养学生方面实现了互认学分、共建课程和共享资源,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汉语水平、珠宝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

  通过交流周平台,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发起并实施了多项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如“中国—东盟双十万学生流动计划”、“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等,这些项目促进了学生流动,加强了校际间的深度合作。此外,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的成立更是为双方在轨道交通、现代制造业、信息通信技术、智慧农业、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联合会已完成102门中英泰三语国际化课程,培养近万名学员。

  柬埔寨国家技术培训学院院长约克·索提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开展国家间的职业教育交流,有助于提高职业教育项目的质量,参加国际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学生可以接触不同的教育体系和教学风格,帮助学生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其全球化的视野。

  同样可以看到,交流周举办17年以来,贵州贵安新区作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以教育交流为纽带,拓展产业、旅游、医疗卫生、科学研究等领域务实合作,贵州多所高职院校积极与东盟国家开展职业教育合作。

  2019年,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将丝路学院办到了柬埔寨,这是贵州省第一家“走出去”办学的高职院校。据了解,这所丝路学院由柬埔寨马德望省理工学院提供教学场地,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提供师资力量。进入丝路学院的学生先进行汉语学习,达到相应的汉语水平后,再进行电气自动化技术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培训。

  2019年,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与老挝巴巴萨技术学院合作共建老挝分校,打造老挝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据统计,2019年-2023年,共为老挝培养“中文+职业技能”型人才171人,培训1158人次,有效传播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

  2023年,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在泰国合艾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了海外技能培训站,这是继柬埔寨管理与经济大学、老挝巴巴萨技术学院之后,贵阳职院的第三个海外办学点,为职业教育“走出去”提供了有力支撑。

  连接不曾间断。就在近日,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瓦拉亚隆功皇家大学共建的“经世学堂”完成线上揭牌,这是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参与共建的首个海外教学中心。未来,两校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建立专业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更多中泰产业所需的高素质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表示,希望“校校企”三方能够继续加强合作,努力把“经世学堂”打造成为促进中泰人文交流的品牌项目。

  开放办学是贵州职教提质发展的路径选择。近年来,各大院校借助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平台,“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力,在人员研修、产教融合、技能赛项、合作办学等方面开展合作,“朋友圈”越来越大、伙伴网越来越广。

  截至目前,贵州具有招收留学生资格的院校32所(本科17所、专科15所),来黔留学生累计达到23177人次,留学生国别累计覆盖7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来自东盟国家的留学生占比超过70%。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跨越山与海的阻隔,来到贵州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另一方面,贵州的操作型、技能型人才也依托平台走向东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2021年12月,中老铁路正式开通;2022年1月,“澜湄快线”开始在崇山峻岭间飞驰;2023年4月,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正式发车……在打通这条意义非凡、成果丰硕的“黄金线路”背后,就有一份贵州职业教育贡献出的力量。

  “云贵·澜湄线年,贵阳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昆明铁路局签署协议,共建“中老铁路储备班”,为中老铁路的开通与运营培养储备了高技能专业人才。目前,已有60名中、老籍毕业生就职于中老铁路各站段。此外,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还通过线上培训的方式,为东盟国家学员提供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方向的在线课程,米乐 m6中国官方网站进一步拓宽了人才培养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随着经贸交往越来越深,今年上半年,贵州对东南亚国家进出口总额近80亿元,占贵州进出口总额的21%以上,其中对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进出口分别增长100.4%、24%和4.9%。

  这几天,在贵州学习市场营销的老挝籍留学生苏星礼,来到贵州贵定一家刺梨加工企业考察学习,她从去年来到中国后,对贵州和东盟的经贸往来很看好,她说:“在我们国家跨境电商也开始发展了,希望把中国产品卖到我们国家去”。

  老挝是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特别礼遇国。展开世界地图,贵州贵阳到老挝首都万象的距离比到上海还近。越山向海,东盟10国6.7亿人口的巨大市场尽收眼前。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未来,随着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不断深化和发展,“职来职往”的盛况将继续上演,为双方的合作与发展注入更多动力与活力。(记者 刘志)

  1980年,山东大学原校长、著名数学家潘承洞与同为数学家的胞弟潘承彪共同出版专著《哥德巴赫猜想》,全面总结了哥德巴赫猜想自1742年提出之后的研究发展,特别是近60多年来的最新成就。

  本次博览会深化“机器人+”应用场景展示。27款人形机器人进行了整机展示,数量创历届之最。2024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也会同期举行。来自全球的观众可进入机器人世界,开启沉浸式游览体验。

  这里就是武威重离子中心,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就安放于此。

  今年以来,在科技创新领域,巾帼有为的故事不断上演,激励着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科技强国中更好发挥“半边天”作用。

  这些超重元素的性质可能会揭示更多关于在大规模天体物理现象中产生的原始元素的信息。研究这类奇特物质可能有助于科学家理解我们周围自然存在的、更为典型的物质。

  中部地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是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市场潜力。

  8月1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海底隧道盾构机“深江1号”完成3590米既定掘进任务,顺利抵达珠江口水域海平面下106米,创下中国大盾构水下掘进最深纪录,也是世界高铁盾构隧道掘进的最深海底纪录。

  世界最大规模液态空气储能项目压缩机组下线兆瓦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压缩机组在辽宁营口下线,这是世界最大规模液态空气储能项目压缩机组。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液态空气储能领域发电功率世界第一、储能规模世界最大的示范项目。

  记者近日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该校付新华教授团队与湖北大学李代芹教授、张士昶副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某些蜘蛛能够操控并利用萤火虫发光信号,进而诱捕更多萤火虫。

  中国一重水压机锻造厂党总支通过党建工作引领,产能、效率、质量等多方面均得到提升,实现核电产品“零废品”目标,设备完好率97.5%以上。

  19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搭载潜航员傅文韬、赵晟娅以及来自哥伦比亚的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的第2潜次作业,这是“蛟龙号”首次搭载外国科学家下潜作业。

  本期,我们组织老师、学生讲述亲历,并结合记者调查、专家视点,为以科学评价助力科学育人汇聚智慧、提供启发。

  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负责人张建国说,从项目成果鉴定到产业成果推广,中试基地按照“政府主投+公司主管”建设运营模式,为源头创新顺利走向产业化,解决了堵点卡点问题。

  构建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打通堵点卡点问题,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数据表明,高技术产业是拉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新动能,也是新型工业化的强支撑,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阵地。

  米乐平台 m6官方平台

  近十几年来,强流质子加速器的发展,带动基于加速器的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期。”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研究员邱杰在致辞中表示,期待医理工协同碰撞出的火花,让更多“中国制造”投入到临床当中。

  孙友宏:钻探作为地质研究、资源调查和科学探测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够直接获取地下实物信息的手段。在某些特定的研究领域,如南极钻探领域,我国的技术与装备已经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肩,冰下湖清洁取样探测装备等甚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这里有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综合生态监测站——中国科学院申扎高寒草原与湿地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